乐陵挺进广场雕塑。
冀鲁边区是八路军挺进山东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乐陵作为核心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创下了山东抗战史上的“四个第一”,孕育了“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冀鲁边精神,书写了无数党的优秀儿女践行初心使命的壮丽篇章。
作为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中心区,乐陵市充分发挥当地红色资源优势,借助“红色品牌”的拉动作用,丰富了乐陵的发展内涵,依托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三重覆盖”体系,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学习动员,并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发展、民生各项工作深度结合,把党史学习转化成为民办实事,擦亮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名片。
厚重历史让“乐陵红韵”愈深
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是抗战初期山东省最早建立的战略根据地,有着各类红色革命遗址10余个,为充分盘活和用好红色资源,乐陵市进行排摸,串点成线,打造了以冀鲁边革命纪念园为核心的若干条党史学习教育精品线路。
与此同时,打造了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为核心的英雄冀鲁边现场教学点,以“实景参观+党性锻炼+现场体验”的形式,将党史学习融入参观学习、祭奠英烈、入党宣誓、重走“革命路”、进“常大娘”之家等“寻访红色初心”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园共接待参观队伍64批次、人。
“红色大喇叭”播音小组。
聚焦线上,增强革命纪念园区品牌活力,乐陵市融合打通“报、网、端、微、台”各种资源运用,推出“冀鲁边红色文化宣推+”系列活动,浏览量达多万;推出“乐陵党史回眸”“学思践悟大家谈”等专题专栏,党员可随时随地线上学习、畅谈学习体会;激活“农村大喇叭”传播功能,用方言俗语宣讲党史知识、冀鲁边精神等内容。
把握线下,创新革命纪念园区品牌塑造,依托纪念园区,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策划开展“红动乐陵·我心向党”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百年百部红色电影”放映、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文艺展演等活动,深化了学习教育效果。
如今,各项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冀鲁边革命纪念园升级“红色打卡地”,吸引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聚焦冀鲁边抗战革命史实、党的历史,围绕弘扬“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冀鲁边精神,创作了一系列有深度、接地气的可视化教学资源,开发了《冀鲁边抗日斗争的精神源泉》《我们党是怎样践行“初心”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等8堂精品课程,开设了《信仰的力量》等红色课程,摄制了《忠魂》《冀鲁边抗日英雄传》等14部影视教材,编纂了《图说冀鲁边》等7套图文教材,出版了全景式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纪实作品《血砺忠诚》,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乐陵市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内容融入文化文艺创作,创作了冀鲁边抗战革命史主题大型原创红色话剧《富平镇》、党史学习教育小品《借党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史国策,让广大群众在文艺普惠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流动党员不掉队党史学习不“缺位”
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存在分布范围广、去向掌握难、集中学习难等现实问题。今年以来,乐陵市认真抓好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寻初心、担使命、聚民心”主线,激励广大流动党员走好“初心路”“实干路”“为民路”,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不缺位、不掉队。
乐陵依托流动党员党组织“三重覆盖”体系,在北京、天津、济南、东营等地42个流动党支部名党员中开展“不忘来路、知史前行”主题党日,邀请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曹炳阳、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等乐陵籍党员人才上党课,引导广大党员以史为镜、以史明志。
乐陵在京流动党员打造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厅。
“红色地图”现场学入人心。3月31日,乐陵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下发了《乐陵市驻京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党史学习教育配档表》,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起好步、开好局。乐陵市各驻京流动党员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计划,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学习动员,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启动。依托冀鲁边红色文化资源,在京打造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厅,组织广大流动党员走进冀鲁边区那段峥嵘岁月,深切感受广大军民艰苦奋战、浴血拼争的革命情怀。同时,在京乐陵籍企业家推动党史图文宣传进写字楼、进工厂、进车间,自发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红色云端”送学习到身边。乐陵市驻京党支部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赠书活动,为多名党员发放了系列党史学习书目,组织原汁原味学、深入系统学。李长胜、张家成等乐陵籍文艺骨干创作的《冀鲁边革命英雄传奇》评书以及具有乐陵特色的红色歌曲等文艺作品被广大党员传唱。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以多种形式为载体,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题材,统筹安排各支部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将学习教育送到“家门口”。
“红色集结”办实事于人前。以“1+3+N”党群联系服务为基础,构建党员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挥流动党组织和商会组织纽带作用,发动在外流动党员成功人士与在外务工经商群众开展创业结对帮扶,提供人脉、资金、经验。比如,依托乐陵人在北京开办的近两千家酒店,建立“1个服务中心+17个服务站+个服务点”三级党群服务网格,围绕酒店服务业产业链引导3名在京乐陵人自主创业。鼓励引导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的流动党员回村任职,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理念、新资源和新动能。今年村“两委”换届以来,先后有4人提交入党申请,有12人回村参选。
传承红色基因办好利民实事
每天中午十一点四十,乐陵市化楼镇双庙高村的54位老人,准时走进村里的暖心食堂开始就餐。这是化楼镇继韩桥村之后,第二家村级“暖心食堂”,为村内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和优抚军人等群体提供免费爱心午餐。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乐陵市各村居上演。暖心食堂还利用就餐前后和闲暇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前移,进一步丰富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内容和形式,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
乐陵市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发展、民生各项工作深度结合,策划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让效率更高、服务更周到、群众更满意、学习更有成效。
乐陵市中街道“红色微服务”。
如今,行走在乐陵各镇、村、田间地头里,党史学习教育热度不断。朱集镇“童心向党”墙绘将党史学习阵地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教育模式从封闭转向开放,教育对象从党员普及到儿童;乐陵市红十字会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郑店镇帮扶村的困难群众捐赠太阳能庭院灯22个;“红色微服务”进社区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完成“微心愿”,打造了龙山小区“妇女儿童+”、枣城家园“公卫指导上门服务”、盛鑫首府“精神文化浸润人心”等特色服务品牌……
盛鑫首府“周末课堂”。
如何更加深入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的创新思想、光辉历程、优良传统,在基层党员和群众中入脑入心、生根发芽?如何让百姓听得进、听得懂并乐于听?
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两件“法宝”。
5月20日,乐陵市党史学习教育暨年“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刚好来到了乐陵市朱集镇双庙苏村。村民们搬着小凳,拎着马扎,三三两两说说笑笑来看戏。
山东卫视《寻声记》走进乐陵。
据了解,今年是乐陵市坚持送戏下乡演出的第8个年头。自年参加送戏下乡活动以来,乐陵市河北梆子剧团每年都会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乐陵方言,创作朗朗上口的小品、民间小调进行表演。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剧团负责人张凌晓通过前期的深入学习,创作出小品《借党旗》,让大伙在风趣幽默的表演中感受到党旗的崇高意义。还有以枣乡为创作背景的乐陵民间小调《枣韵杂谈》,颇具特色。通过节目,乡亲们不仅能欣赏到当地的特色民俗表演,还能通过节目深入了解到乐陵的红色文化。
乐陵市委宣传部在泰山现代城小区打造的“党史学习教育一条街”,成为小区群众了解党史知识、增强党性观念的“红色记忆”打卡地;乐陵市委统战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