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公元-年),字敬德,唐代开国名将,民间“门神”,出生于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距今有多年,当地人口耳相传他的辉煌业绩,并引以为傲。
尉迟敬德曾是不离秦王李世民左右的大将
敬德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关系,得先从民间“门神”的故事说起。在我国民间至今还保留着“请门神”的风俗。所谓“请门神”就是在大年三十,把彩色的门神像贴在大门的两扇上。左边是尉迟敬德,右边是秦琼。敬德和秦琼的形象常见有两种:一为敬德执锏,秦琼持剑,威严侍立。一为秦琼跃马挺枪,敬德策马舞锏,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样子。秦琼和敬德因何成为门神?相传唐太宗有病,夜间寝殿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太宗把这一情况告诉群臣,文武大臣面面相觑,这时,秦琼自告奋勇说:“我愿同尉迟将军着戎装在门外侍卫”。太宗答应了。从此以后,寝殿门外果然再没有发生鬼魅作怪的事。让两位年事已高的大将军夜夜侍卫,总不是个长法。后来,太宗让画工画了秦琼与敬德的像,贴在门外,跟眼下有的地方纸板上的警察类似。后世沿袭,贴敬德与秦琼的像以为门神,驱除鬼魅,消灾避邪。
尉迟敬德为唐朝开国功臣,阵前三救秦王李世民的性命,并直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促成李世民登基。《旧唐书卷六八尉迟敬德列传》中两处提及敬德阵前救李世民:“是日因(李世民)从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贼走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既而(刘)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众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
如果仅仅是尉迟敬德救了李世民还不足以说明他与唐太宗的关系,秦王出于对将才的爱惜等原因,也曾经多次救了敬德。刘武周被李世民打败后,尉迟恭走投无路,看到李世民很重用人才,便和另一名将寻相前去投奔李世民。敬德随秦王攻打王世充时,寻相叛唐,诸将怀疑敬德,将其囚禁。这时李世民手下的人纷纷说杀了尉迟恭,免得他日后再生祸患,李世民不同意这样做。他亲自来到看押尉迟恭的地方,给他松绑,还把他请到住处,安慰他说:“我早就仰慕您的才学和为人,我的部下都不了解您,所以对您态度还希望您多原谅他们。”还带给他许多金银,尉迟恭深受感动。另一次,齐王李元吉等忌恨尉迟敬德,知道若他在李世民身边,要想除掉李世民就非常困难。齐王派刺客去行刺敬德。行刺不成,便在唐高祖李渊面前陷害他,李渊也想剪除李世民的羽翼,便下诏将尉迟敬德逮捕,准备问斩。李世民闻讯营救,经多方面周旋,才将敬德释放。
在玄武门政变前夕,李世民急忙召集诸将商量对策,许多将领认为秦王府势单力薄,如果兵变,势必会凶多吉少。但是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等大将却主张采取果断武力行动。敬德信心百倍对秦王说:“现在已是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如果您处事不果断,满怀疑虑,这不是明智人所应该做的,如果您身临危境悬而不决,这也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所作所为的。”经这么一说,李世民决心听从敬德的话。李世民用弓箭射死太子,然后又和伺机逃跑的齐王打成一团,李元吉双手掐住李世民的脖子,世民危在旦夕,正在这时,尉迟恭匆匆赶到,一剑结束了李元吉的性命,救出了秦王。
敬德不仅有胆量,还很有智谋,“玄武门之变”中,当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军率领三千余人攻打秦王府时,王府空虚,骁勇善战的武将都集中在玄武门,秦府中只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力量单薄,万一失守,事关全局。所以秦王府上下恐慌不已。就在这时,尉迟恭想了一个好主意,他双手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出现在东宫和齐府的将士面前,大声说:“现在,你们侍奉主子的人头已经在这里了,你们还在为谁拼命?”那些将士们见此情景,纷纷溃散而逃。就这样,敬德不费一兵一卒,轻易解了秦王府的围。
在唐太宗即位以后,敬德更是忠心耿耿地辅佐唐太宗,可以说,他是李世民手下最得力的一员大将,是唐太宗的功臣。历史上传为美谈的“凌烟阁画像”,就是唐太宗在公元年,命人在凌烟阁设置长孙无忌、尉迟恭、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以表彰他们。
尉迟敬德与其妻苏氏的合葬墓
尉迟敬德及其夫人苏氏的合葬墓在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陪葬墓之一。于年首先发掘。该墓在陕西礼泉县城东北18公里的烟霞新村,西北距离唐太宗的昭陵12公里。封土堆为圆丘形,高8.8米,底径26.5米。墓由墓道、4个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水平全长56.3米。在第三过洞和前甬道两壁共有4个龛。墓室分前、后室两部分,前室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两壁正中券有门洞,连接前甬道和后甬道,室内东西宽2米,南北长2.6米,顶高3.7米。后室建筑结构与前室相同,长宽各5.1米,高5.35米,穹窿形顶。前后甬道与前后墓室均由砖砌,地面铺方砖。后墓室有石棺床一台,正方形,长宽各3.9米,高0.3米。敬德墓经盗掘者严重破坏,墓穴又经多年泥浆冲淤,整个墓室为淤泥充实,有泥土、沙石、白粘土,泥土中夹有零碎棺木朽片。随葬器物多被盗走,仅余残破者。随葬品中,陶器残存有陶俑头部15件,陶俑足部9件,陶马头5件,残缺瓷碗1件,铜铁器中重要的有铜带饰1件,残破玉环3件,玉佩饰2件,料珠58粒。只有出土的敬德墓志和夫人苏氏墓志十分完整,石门、棺床等石刻也颇精美。敬德墓志1合,每边宽1.2米,厚0.25米,是昭陵已发现墓志中最大的一合。志盖顶阴刻飞白书“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志文楷书50行,满行50字,实刻字,叙述敬德籍贯家世及生平活动事迹,颇为详尽。
尉迟敬德妻苏氏墓志一合,每边宽0.99米,厚0.21米,志石周边线刻十二生肖及宝相花饰,十分精美。盖顶篆书“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夫人苏氏墓志之铭”。志文43行,满行34字,共字,叙述苏氏家世及内助敬德劳绩。从志文可知,苏氏大业九年(年)死,敬德显庆三年(年)与妻合葬于此。
敬德墓前原有墓碑一座,螭首方座,通高4.45米,宽1.04米,厚0.52米。碑额篆刻“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之碑”。楷书碑文共41行,满79字,由许敬宗撰文。碑两侧为减地浮雕蔓草花纹,特别精致,为昭陵园内所有唐碑中的最佳者。年将该碑移入昭陵博物馆内。
尉迟敬德墓里挖出的谜题
尉迟敬德墓发掘后,世人有很多谜题尚待解开:敬德之名;敬德籍贯;敬德家世;敬德生平等。
首先,《新、旧唐书》等史书记载,尉迟敬德名恭,尉迟是复姓。墓志中说他讳“融”,他有一名叫“融”。一般而言,墓志铭文作为记述墓主姓名、卒期、葬地等非常可靠的证据。然而,郑州大学苏相禹先生研究认为,墓志中的“融字敬德”四字被人挖掉重刻的。这就让人对尉迟敬德是否真的有过“尉迟融”这个名字产生怀疑。是写错改过来?还是后人出于某种非常原因故意改刻的?这样做有何用意?根据齐东方先生考证,唐代丧葬是十分讲究等级的,一至三品官为最高级别,通常为单室砖墓。尉迟敬德的墓是双室砖墓,墓志和顶盖均长约厘米,宽厘米,盖厚23厘米,一般王侯将相的长度和宽度也不过七八十厘米,顶多至百厘米,显然超越了一至三品官通常的礼制规定,当属因“勋庸茂著”、“特效殊绩”而厚葬。如此重要人物的墓志铭撰刻,不应当出现常识性错误的。从墓志刻写的程序看,在打磨光滑的志面上墨书事先撰好的志文,然后由石匠凿刻,若有笔误,完全可以凿之前擦掉重写,而不是挖掉重刻。墓志铭被挖掉重刻的原因,有僭越或后人出于政治需要等可能。当时的诸帝其名皆无敬德名中的“恭”字,而墓志铭文中几处出现“恭”字,所以当非避讳而改刻。
第二,史书记载他是“朔州善阳人”,而他的墓志和墓碑上都说他是“河南洛阳人”,一般当以墓志与碑文为准。苏相禹认为“洛阳说”与“朔州说”并不矛盾。尉迟敬德墓发掘简报称,洛阳是魏迁洛阳时尉迟氏随同南迁的“旧望”,而朔州是敬德少年时家庭所在的新籍。姚薇元认为,尉迟本为部落之号,初为魏之附庸,继有一部投魏,入居云中,遂以部名为氏,新疆于阗王朝也出于尉迟部。“尉迟部落原住大非川(今青海布哈河),为吐谷浑部落之一,或东降代魏而为属部,即尉迟部;或西征于阗而为统主,即尉迟王朝。”《新唐书》中“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八氏十姓出于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并号河南洛阳人。”尉迟姓在迁洛族姓之列。《魏书》卷七《高祖纪下》:“太和十九年六月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墓志铭文所记,敬德祖上在后魏、北齐、北周、隋皆为高官。按此推论,敬德先人从西方举部落降魏,后随孝文帝迁洛,并在太和改制时定籍贯为洛阳,紧接着在魏末六镇起义和东、西魏纷争之际,辗转至河东(山西朔州地区)。
第三,敬德家世。敬德《墓志铭》:“曾祖本真(墓前碑文为“本贞”),后魏西中郎将、冠军将军、渔阳懋公、赠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祖孟都,齐左兵郎中、金紫光禄大夫、周济州刺史。并风神秀朗,气宇环杰,总七萃於兵钤,控六条於刺举。父伽,随(同隋)仪同,皇朝赠汾州刺史,幽州都督,幽、檀、妫、易、平、燕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常宁安公。襟清悬镜,量澈澄陂,道悠运倏,中年早谢。”从有关官氏志中可知,后魏之西中郎将官阶为右第三品中,太和二十三年(年)之后,改为右从第三品。冠军将军右从第三品。齐左兵郎中实乃尚书左外兵郎中。金紫光禄大夫是从二品。仪同三司王府记室是地位比较高的文职官员。尉迟敬德家世应当是官宦世家无疑。
而与敬德合葬的妻苏氏家族,从墓志铭文上看:“曾祖毅,后魏金紫光禄大夫、太府卿,赠冀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安定县开国公。祖元吉,齐秘书丞、代州诸军事、代州刺史、洛川子。父谦,齐安南王府西曹祭酒,随仪同三司、檀州诸军事、檀州刺史、柱国、乐陵县开国侯。”显然,苏氏与尉迟敬德的婚姻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第四,敬德生平。民间传说以及个别记载,尉迟敬德出自铁匠,推测也许来源于面黑,当地民间有“脸黑得像铁匠”的俗语。敬德自称:“起于幽贱”,其父早亡,家道中衰,三十岁左右从军,并依靠军功进入仕途。
《墓志铭》中的一些信息:“年甫十二,雄略载驰。尝游野泽之间,乃潜筹兵众,阴为部勒,结抅茅草,拟仪行阵,其因风而动者,便令斩伐。”可见少年时已粗知兵术。敬德卒于显庆三年(年),年七十四。《旧唐书》“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勇武称,累受朝散大夫。”散官分文、武,隋置,文散官共二十九阶,朝散大夫属第十三阶。朝散大夫是文官的职位,无实际职务。本来是武功高超者何以授以文官的职位,正因为闲职,更说明敬德并非民间所传目不识丁的铁匠或簸箕匠,尽管也许他身怀此技。从他在唐朝的表现,看出必是一位有才学之人。
曾经与他一起降唐的寻相叛唐,准备重新拉起队伍而自成一路。可见当时秦王李世民仍然不成气候,连一个丧失队伍的降将也觉得可反;后来玄武门之变时,仍然“势单力薄”,不可与齐王李元吉比较,更无法与太子李建成相比,尽管如此尉迟敬德跟随左右。可见其远见卓识。太子李建成企图利用尉迟恭杀掉李世民。他暗中送给尉迟恭一车金银,请他帮忙,并说事成之后,还有重赏。尉迟断然拒绝:“秦王这样信任我,重用我,我怎么能做出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来呢?如果我忘掉他的恩德,接受殿下的礼物,做了见利忘义的小人,您说,这样的人殿下要他有什么用呢?”听了这话,李建成恼羞成怒,他派人暗杀未成,还到唐高宗面前说了他很多坏话,敬德还是没有屈服。“玄武门之变”中,为秦王出谋划策,也非出身微贱者具备的素质。寻相叛唐被击败后,尉迟被囚禁,李世民亲解其缚,金银相赠,并言“我早就仰慕您的才学和为人”。李世民以贤明著称,所以天下贤士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那么多忠臣名将团结在他的周围,为他出谋划策。在众多的人才之中,最突出的是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当时有“房谋杜断”之称,武将中与他驰骋沙场、同生死共患难者,有秦叔宝、徐世绩、李靖等,为何仍珍视尉迟敬德的才学,可见并非虚夸之词。
晚景凄凉的敬德。按照《旧唐书》记载,在生命最后的16年间,他“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当时道教流行,信仙方、炼丹石、服云母粉,以及闭门修行都属于道教徒的行为。从伴君如伴虎的险境中全身而退,过平安的日子,是敬德之归宿;而以良田美宅华服声色为诱饵,使功高震主的大臣们隐退山林,也是历代帝王们对待功臣的招数中不见杀戮之上策。即使走尽生命的历程,尉迟敬德仍然没有摆脱帝王的阴影,只能陪皇帝葬在昭陵,似乎仍随时听命于皇帝,无法“还北”故乡无忌(下木角)山水之间。
在山西平鲁区下木角村,曾有建于唐、毁于抗日战争的尉迟敬德祠(国公庙),其大门和二门上的楹联分别是“殪夏郑歼汉梁唐朝名将,仗忠贞全节义晋地功臣”,“金献齐王立志浑同山岳,辞婚尚主郭伦不弃糟糠”,是为后人对敬德的评价。敬德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作为大臣,他为争皇帝给群臣宴会上的座次与人口角,竟然动手将劝解人几乎打成瞎子;唐太宗李世民对他说“朕将嫁女于卿”,他说“臣妻虽陋,相之共贫贱久已,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心窃慕之”,叩头固辞,皇上夸赞了他;太子以一车金银拉拢他,他竟然“心如山岳”;战场上,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既是民间的“门神”,在人们的心目中可保佑苍生,有神的一面,又有人的一面,富贵不移,美色不动,坚守道德,文韬武略,高瞻远瞩,虽受时代限制,亦堪称我辈楷模。
陈满荣,来源:太原道,在此致谢!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来源:老醯儿谝晋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