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皇位是抢来的,为了巩固统治,避免祸乱,他只能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儿子统统杀掉,以绝后患。
在古代,至少自周朝始,就已经确立了嫡长继承的礼法。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除非李建成主动让贤,或者犯下大错被废,否则,正常情况下,李世民已经注定了与皇位无缘。
可是,李世民并不甘心,甚至是嫡三子李元吉,都想趁机渔利,准备先联合李建成杀掉李世民,再寻机除掉太子,自己成为储君。
而玄武门一役,李世民完全是兵行险着,富贵险中求。
如果不是李元吉一时慌张,连射三箭都未能射中李世民,恐怕最先死的就是李世民了。
之后,李世民虽然一箭将李建成射杀,可是,混乱之中,马匹受惊,不慎跌落马下,又差点被赶来的李元吉用弓绳勒死。
幸亏尉迟敬德及时赶到,射杀了李元吉,李世民才算保住了一命。
不过,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将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人,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两千余将士,差点攻陷了玄武门。守卫宫门的禁军将领敬君弘、吕世衡皆战死于乱军之中。
幸亏尉迟敬德及时提着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登上城楼,才瓦解了东宫和齐王府的军心,挽救了危局。否则,李世民还是难逃一死。
嫡生的三兄弟如果全部死于玄武门,最高兴的恐怕就是李渊小老婆们所生的那些庶子了。
而进攻玄武门的冯立,见太子和齐王已死,在杀死了禁军首领敬君弘,逃走之前对进攻玄武门的士兵说:“亦足以少报太子矣!”
可见,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将,对二人还是非常忠心的。这些武将大多数并没有放下武器投降,而是选择了逃亡。而在朝内,还有众多太子和齐王的幕僚,也都对二人忠心耿耿。
如果李世民不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那么,他们就可以暂时韬光隐晦,伺机反叛。这不免又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皇位之争,让李世民无法尽心竭力治理国家,反而将更多精力无端消耗在内斗之中。
更何况,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古代血亲复仇,甚至是被儒家所提倡的,也是被百姓所接受并支持的。复仇者不但不会遭到谴责,反而会被赞为壮士和英雄。
这些都是可以预见到的事情,那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反正,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去给李渊做守卫时已经定了基调“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所以,李世民连坐诛杀十个侄子,也算“出师有名”了。
据《旧唐书》所载,太子李建成共有六子,其中,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而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全部被李世民所杀。
而李元吉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也一起被杀。
甚至,就此还有人不放心,秦王府诸将还准备将太子和齐王的一百余名幕僚、部将,悉数杀死,籍没其家。还好,尉迟敬德据理力争,才将这些人保下。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杀死了李建成、李元吉的所有子嗣,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原东宫和齐王府的旧人,召为己用。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魏征,还有率军攻打玄武门的薛万彻等人,都成为了太宗一朝的良臣、名将。
如果不斩草除根,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李世民用这些人,也会多一层顾虑。
而女子在古代的地位和号召力,明显就不如男丁了,毕竟她们无法继承父亲的地位、权势。女子甚至会成为一种变相的“财产”,罚没入宫为奴,还可以被随意的赏赐给宗室子弟,或者公卿大臣。
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女儿们对李世民的威胁非常小,所以,李世民对她们所做的更多是一种惩罚。
李世民将故太子妃,自己的嫂嫂郑观音囚禁宫中,并没有多加为难。而郑观音也担负起了养育李建成女儿的任务。
齐王妃杨氏,更是被李世民纳入了自己的后宫,甚至还为李世民生下了一子,曹王李明。有杨氏在,李元吉的女儿们,也得以顺利在宫内成长。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儿们,毕竟是李世民的侄女,所以,李世民为了自己和宗室的颜面,也不会让她们成为苦力,任人践踏。但是,她们在心理上肯定还是要承受巨大的折磨。
据李建成正妃郑观音的墓志铭等史料所载,李建成至少有五女,次女李婉顺,封闻喜县主;五女为郑观音所生,封归德县主;另外还有一女被封为乐陵县主;其他两女则史料无载。
而据推测,李元吉则至少有六女,因为他的六女儿被封为了新野县主。另外还有四女分别被封为了和静县主、寿春县主、文安县主和归仁县主。还有一女,则史料无载。
在唐朝,皇帝的女儿封公主,太子的女儿封郡主,而亲王的女儿则获封县主。李建成死后被追封为了息王,并以亲王礼安葬,而李元吉本就是齐王。从李建成、李元吉女儿们的封号来看,李世民至少在地位上并没有亏待她们,全部获封县主。
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两名亲兄弟,还有十个亲侄子,内心还是极度的不安。传说中,他睡觉时经常被李建成等人的怨魂所扰。最后,还是尉迟敬德和秦琼给他守门,才算解除了梦魇。甚至是在《西游记》中,唐王游地府,都不免被怨魂纠缠。
正所谓慈不掌兵,柔不治国,一将功成,还要万骨枯。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十个无辜的侄子,看似残忍,却也是必然的选择。心理不够强大,也无法靠自己的文治武功登上至尊之位。
也正因为此,才促使李世民在登基之后,时时警醒自己,一定要用不世之功业,来弥补和遮盖杀害至亲,夺得皇位的污点。这最终,也让唐太宗成为了一位治国有方,威震四方的雄君明主,也算不幸中的幸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