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市十一县市区中,乐陵市的名称来历最多,存疑也多,也有多人进行考证,但仍不得其要。
下面简要说一说关于乐陵名称来历的几种比较典型的说法。
一是因“阿斗墓”得名说。主要依据清乾隆《乐陵县志》载:蜀汉后主刘禅降魏,封为“安乐公”于此地,死后葬于县城南五里一大高丘上(今五里塚)。而县因此得名“乐陵县”。
二是因“乐成陵”得名说。主要依据清顺治《乐陵县志》载:《舆郡要览》中“汉桓帝由河间入继大统,尊崇祖父陵为乐成陵。乐陵之得名由此始。”
三乐毅攻齐筑城得名说。主要依据《元和郡县志》载:重合“故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汉置,属平原郡,今名魏王城。”重合“县北至沧州一百三十五里,本乐毅攻齐所筑。”
四是大阜曰陵说。主要依据清《山东通志》载:“大阜曰陵;乐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
五乐毅攻齐筑城得名说,据唐《元和郡县志》书中记载:“乐陵,北至州一百三十五里,本燕将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属平原郡,即汉大司马史高所封之邑。后魏属乐陵郡。隋开皇三年去郡,属沧州。重合故城,县东二百步,汉重合县,武帝封莽通为重合侯。
那么,这五种说法那一种是合理的呢?下面,我们就逐一进行分析,并进行判断。
第一种“阿斗墓”说
阿斗即刘禅,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大儿子,继承刘备的皇位,后刘禅投降魏国,于西晋泰始七年即公元年死于洛阳,埋葬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翟泉村
有很多的说法和资料称其为三国时的阿斗(刘禅)之墓,认为阿斗降晋后被封为安乐公,死后葬于此。但这种说法与正史记载相悖,《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载:“景元五年……命刘禅为安乐县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顺义县。《历代陵寝备考》载:阿斗“薨(死)于洛阳。”《纲鉴会编》卷二十四载:建安二十一年,“始置名号侯”。也就是说只虚封爵,而无户邑,被封者并不身处封地。阿斗死于旧洛阳——汉魏洛阳城西北隅之金墉城,连封地安乐县也没去过,来乐陵安葬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再看看,从洛阳到乐陵相距里地,在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那可以说是相当遥远,当时刘禅已投降西晋,史书也没有记载刘禅做出出格之事,刘禅本身以及手下没有那么大的威胁,这时再远葬乐陵实无必要,假若真的这样对待刘禅,远葬乐陵,那不是寒了投降蜀将的心,于情于理都不合乎常规,所以此时应该厚葬刘禅,史书记载确实厚葬了刘禅,因此五里冢是刘禅墓不可信。
即使安乐公刘禅真的埋葬于此,还是不成立的,因为时间对不上,安乐公刘禅死亡时已是三国后期,而乐陵在西汉时高帝六年(汉高祖刘邦时公元前年),已经置县命名乐陵县。
第二种说法,“乐成陵”说。
“乐成陵”是东汉末年汉桓帝祖父的陵墓,汉桓帝在即位以前是河间王,封地在现在河北献县一带,他的祖父去世后曾葬于河间。桓帝即位后将祖父的陵墓改奉为乐成陵,而当地也被改为乐成县。乐成县位置在河北献县,并非乐陵,即使是乐陵时间上也是存在问题的。
同样这一观点也是在时间上对不上,乐成陵发生在东汉时期。而西汉时已命名乐陵县
第三种说法,乐陵源于乐陵侯史高
史高为何许人?《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记载:“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祖父恭有女弟,武帝时为卫太子良娣,产悼皇考。皇考者,孝宣帝父也。宣帝微时依倚史氏。语在《史良娣传》。及宣帝即尊位,恭已死,三子,高、曾、玄。曾、玄皆以外属旧恩封:曾为将陵侯,玄平台侯。高侍中,贵幸,以发举反者大司马霍禹功封乐陵侯。宣帝疾病,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高辅政五年,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罢就第。薨,谥曰安侯。”《资治通鉴》卷二十五之《汉纪十七》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对史高也有记载。“八月,己酉,皇后霍氏废,处昭台宫,乙丑,诏封告霍氏反谋者男子张章、期门董忠、左曹杨恽、侍中金安上、史高皆为列侯。恽,丞相敞子;安上,车骑将军日磾弟子;高,史良娣兄子也”。
史高的姑是汉武帝的太子妻史良娣,史高功封乐陵侯,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并在汉元帝五年主动退休。与乐陵侯同代封的还有其弟史曾,封将陵侯,因史曾无嗣,国除。现在与乐陵相临的陵县地有将陵故城,陵县隋代称将陵县。
有人据此认为乐陵地名应始于史高封为乐陵侯之时,即西汉地节四年。地节四年为公元前66年,而公元前年已经汉高祖已经命名乐陵县,因此这一说法亦与前同,都是时间对不上。
第四种说法“四民安乐,大阜曰陵”说。
土丘
清乾隆时期《山东通志》记载:“乐陵,大阜曰陵;乐,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
年乐陵县志编纂人员也是再三核实,反复考辩,一致认为其他说法都有错误,唯以后者立说较妥,便一直沿用。也就是大阜曰陵说。因此这一说法后来被广泛引用,为大家所熟知。
至于此种说法,无法明确否定,因为这种说法基于那时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对这一地的美好寄托,也是符合当时帝王的口味,依此来取名未尝不合适,但总给那些想溯本求源、穷其极限完美者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不少人对此持异议态度。
第五种说法,乐毅攻齐筑城得名说
燕国名将乐毅
据唐《元和郡县志》书中记载:“乐陵,北至州一百三十五里,本燕将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属平原郡,即汉大司马史高所封之邑。后魏属乐陵郡。隋开皇三年去郡,属沧州。重合故城,县东二百步,汉重合县,武帝封莽通为重合侯。”
据《史记,燕昭公世家》记载:“燕昭王二十八年,即公元前年,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燕、三晋合谋以伐齐”。乐毅带领军队,南下攻打齐国,而乐陵攻过边界,很快就来到今乐陵地域,作为战争常识,为了巩固战争成果,防止齐军反攻,首先应该建立“前沿阵地”,选择距离边界不远,并且又处于齐国都城临淄与燕国都城蓟之间直线大通道上中间位置的乐陵,筑城屯军,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况且乐毅伐齐反生在公元前年,而明确记载设置乐陵县的时间为公元前年,相距83年,时间不太久远,筑城之事在那个年代算是个很大的事情,无论是当地民间大众还是当时官方人员应有不少人知晓此事。
作为五国伐齐的军事首领乐毅,从战国时代、到短命的秦朝、以及楚汉相争,这个战乱纷争的年代,短短八十载这样的著名战将,其战略战术,经典战役也是被军事指挥者争相学习的对象,更是老百姓街头巷尾的谈资,其事迹应为大家喜闻乐道。也就是说乐毅在乐陵筑城是史实。
据《史记,燕昭公世家》记载:“燕昭王二十八年,即公元前年,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燕、三晋合谋以伐齐”。我们从乐陵所在位置看,在战国乐毅带领五国伐齐之时,乐陵恰恰在燕赵与齐国边界之处,国界必是交战双方剧烈军事对抗的首要之地,攻城略地后首先要巩固后方,围土筑城,就应所当然之事,但建在何处,这就要考虑另外的问题,什么样的地方适合建成,那就得讲讲乐陵的地理位置,清乾隆版《乐陵县志》中记载“禹疏九河,乐陵有其三,鬲津,马颊,钩盘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大禹治理水患,曾经疏理了九条河流,乐陵就占有三条。在那时乐陵地段发大水,是概率性很大的事件,若要建城,那就要选择高一点的地方,乐陵所在地区属于河流淤积而成的平原,大山没有,偶然有个大土山丘或者叫大土包,这个是有的。建城的话就要选择一个高的地方,因此乐毅当地时就选择了这个不易被水淹土丘,据传后来叫魏王城的地方,筑起了城。后来乐毅伐齐久攻不下被燕王换下,换将后很快被齐国收复失地,那么乐毅筑起的土城随着时代变迁可能坍塌,破败不堪,只有大土丘耸立在鲁北大平原上,特别显眼,古语:大阜曰陵,这时有无名字并不重要,因为可能乐毅临时起意命名,由于是新城,而且是战乱之时,人们不容易记住城名,但乐毅修筑的城池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具有非常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名人修筑的城,老百姓肯定会铭记于心,无论是官方还是在当地人民大众之间,能记住的可能就是乐毅在土丘上修筑的城,乐毅、土丘、城,这三个具有明显的标志,随着时间推移,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大大的土丘更加的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简称为乐毅城。
汉高祖刘邦
我们在此讨论一下,汉朝初年设置县名的命名原则,当时像刘邦没有多少学问的皇帝,本身可能未必特别感兴趣,命名也不会是由刘邦来拟名,都是会有相关文史专家人员,根据当地人文历史情况,历史古迹名胜,名人事迹,历史沿革等等来草拟县名,然后逐级上报丞相等大臣商议,最后由刘邦来定夺,可能中间有些县刘邦会提出建议,对于某些自认为有不妥之处进行修改,最后定名出炉,昭告天下,天下郡县之名始定。
乐陵魏王城遗址据传为乐毅筑之城位置
那么刘邦确定郡县时,文史人员会根据当时历史典型特征命名,或者参考当地人员建议,当时乐陵地可能没有其他典型地理人文特征,只有乐毅修筑的土城这一重大事件,并在乐陵定县名之时已只剩大土丘,根据此命名为乐毅县,或类似直呼其名的名称,由于年代较近,以此命名似有不妥,在汉朝以人名命名的并不多见,因此只能根据此典型地点及人物命名为乐陵,同时其寓意也是如第四点所言观点:四民安乐,大阜曰陵,寓意更加的美好,最后便定名为乐陵。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