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州市教育工作蓬勃发展,得到全社会的肯定,但学龄前儿童入学难、课后延时服务落实难、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紧缺等问题同样突出。德州两会召开期间,多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结合各自实际工作,作为百姓的“代言人”,为教育发展献上“锦囊妙计”。
市人大代表梁长敬:保障学龄前儿童“好入学”
随着全面二孩的政策推动,群众对幼托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期待在不断拉升,“好入园”仍在路上狂奔,“入好园”又策马赶到,上学难、上学贵成了很多父母为之焦虑的难题。
针对入学难等问题,1月9日,德州市人大代表、乐陵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梁长敬认为需要大力坚持公益普惠,保障学龄前儿童“上得起学”。
“公办教育整体投入不足,为民办幼儿园留下较大的空间和市场,同时,随着社会资本逐渐步入教育领域,民办教育产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这都为民办幼儿园发展提供了便利。”梁长敬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不断增加,加强对幼儿园的建设和监督管理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
梁长敬建议,要科学规划,全面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主渠道作用,在城镇确保新建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并优先办成公办幼儿园。在农村,加大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所乡镇公办幼儿园。
“制定措施,吸引私立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让私立幼儿园把收费降下来,按照普惠性私立幼儿园的类别、办园条件等通过生均财政补贴、减免租金等方式支持普惠性私立幼儿园的发展。”梁长敬建议。
市政协委员孟杰:做好课后延时服务
按照要求,德州市出台了《德州市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县市区也配套出台了实施方案,对于缓解家长的接送之忧、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人身安全、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着重大意义。
“如何明确收费标准及收费管理、推进现代治理等问题也制约着方案的落实。”对此,德州市政协委员、德开小学校长孟杰建议,一方面各地各校可以把开展好课后服务作为推进学校实行现代治理改革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至少每学期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一次调查、论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只有集政府、社会、学校合力,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做好课后延时服务,真正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好事办好办实。”孟杰表示。
市政协委员张泽军:开展技能素质提升“大培训”
德州市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但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紧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仍属于薄弱环节。”德州市政协委员张泽军表示,今年提交了两份关于推动职业教育的提案,希望能够持续优化德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技能素质提升“大培训”。
“我认为,发挥职业院校优势,建多元参与的技能人才‘大培训’体制机制,是目前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养的有效举措。”张泽军介绍,一方面,要把“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教学模式,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和资源,发展职教集团平台,实现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扩大优质生源,探索普职融合课程教育,设立春季职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开设实践基地,增设技能型体验课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引进职业技能等级考试。
张泽军告诉记者,开展技能素质提升“大培训”,自己认为应该对于整合资源,建立德州市教育基地,调动职业院校、企业和个人积极性,实施社会培训基地资源共享,是做大做强培训工作的有效策略。同时,实施设施资源共享共用,满足企业、各培训机构社会培训需要和政府大型会议的需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金刚)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