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陵科技小院里的新农人走出校园扎根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m.39.net/pf/a_6169122.html
01:16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0日讯在乐陵市郭家街道南夏村有一个小院,简陋的几间农房里,常年住着几位大学研究生,他们把“象牙塔”里研发的技术推向“泥土地”,为推动粮食高产贡献着青春力量。

“我们正在测量小麦的叶绿素值、长宽以及叶面积。”记者见到姜晓芹时,她正在对小麦的数据进行测量。姜晓芹是青岛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年5月,她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乐陵南夏村的科技小院,成为第四任“院长”。

扎根泥土地,帮助农民科技种田,是小院学生们的责任与使命。但是学生教农民种地,谈何容易。面对村民的不信任,姜晓芹和同学们没有退缩,他们在村里包了5亩地,在地里一扎就是两年。

20岁出头的他们,每天五六点钟趟着露珠采样、带着两脚泥回家,早已习以为常。屋里的冰柜、烘干箱,都是她们的实验工具。“村民看到我们运用技术使得试验田增产,慢慢地,他们逐步对我们的技术产生了兴趣。”姜晓芹告诉记者。

看到学生们利用科技提高了种植产量,村民们逐渐变成学生的粉丝。“我们也学会科技种田了,少花成本多收益,跟着他们不断地学习。”乐陵市郭家街道南夏村村民夏秀兰说。

德州提出用五年时间,创建全国第一个“吨半粮”生产能力示范区,科技小院的学生们主动担任技术顾问和推广员,挑战高产创建目标。

从年开始,乐陵市与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创建了山东省首家“科技小院”,8年来,先后有14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长期入驻,每年推广营养配方肥1万多亩、减肥增效面积45万亩。

“小院的学生可以把学校研发的技术,和老百姓的生产连接起来。在‘吨半粮’创建工作中,可以把技术转化成农业投入品,带动更多的农户能把好技术落到农田,从而促进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专家、乐陵市科技小院首批学员陈广锋说道。

走出校园,扎根“小院”,高校学子们弯得下腰、吃得了苦,与土地共成长的同时,也把更多“象牙塔”里的科技,普及到广袤的大地。

闪电新闻记者郑秀程刘佳德州台吕秀华乐陵融媒王明德州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