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第一次见面,经常会问到姓名,如果对方跟自己同姓,往往会笑称“五百年前是一家”。
为何“五百年前是一家”会流传这么广呢?为何不是三百年、四百年、六百年呢?这么说有无依据呢?
其实,这个说法的背后,是一部血泪史。
“五百年前是一家”最早并不是指同姓之间的关系,这个说法最早是元代郑廷玉在《布袋和尚忍字记》中的一个楔子:“可不道一般树上有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
“五百年前是一家”是从什么时候变成同姓人之间初次见面时拉近关系的常用语的?答案是清末民初(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开始进入近代工商业社会。到了清末民初,铁路开始大量兴建,全国范围内的人员流动骤增。中国开始由传统农耕文明时代的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结识新朋友成为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那时,中国还是宗族社会,家家有家谱,家谱会记载先祖来自何方,以及来此处之后的历代男性子嗣极其配偶。同时,外出的人口主要是男性。在新朋友攀谈之时,姓甚名谁、籍贯何处等话题几乎是必谈的。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姓之人,聊至深处,向上追溯,时常会意外发现:彼此在明朝初年的先祖,是同一个人!而且都是来自山西!也就是说,此前还是来自不同省份的两个陌生人,在五百年前是一家人!
明朝发生了什么事,会让山西人散落在全国各地并繁衍生息呢?这就是明朝初年的大移民,或者叫大槐树移民。从明朝初年的大移民,到清末民初的人口大流动,正好是五百年。于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就在同姓人之间迅速流传开来。
明朝初年为什么要把山西人迁到全国各地呢?这要追溯到元朝末年。元顺帝是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他的年号是至正。从至正元年开始,一直到至正二十八年元顺帝北逃,从今天的河北唐山秦皇岛一带,一直到长江流域,水灾、旱灾、蝗灾等大范围灾害几乎就没有断过。滦河、黄河、淮河、长江等河流轮番决口、甚至多次决口。“漂没民庐、死者众”,“禾不入地、人相食”……与水灾、旱灾、蝗灾相伴而生的,还有瘟疫。在各种天灾的作用下,今天还被、河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湖北等地人口锐减。以致朝廷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等等。
为减轻水灾和旱灾对农业的影响,朝廷开始征发数十万河工治河。治河本是好事,但治河的官吏却借机压榨剥削河工。这些河工本身就多为灾民,再被官吏压榨,于是官逼民反。“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军起义爆发。随后战火遍及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河南、山东、陕西、河北等地。中国中东部的农业主产区几乎无一幸免。
到了明朝初年,中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田地荒芜、人烟断绝的凄凉景象。乐陵一县,仅剩余户;潍县之族姓,惟存金、李二姓;名城扬州城中仅余十八家。
由于人粮剧减,明朝不得不延续元朝的政策,将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了下府,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户的30余州降为县。
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灾荒战乱连年不绝的同时,太行山那边的山西却是风调雨顺,一片太平祥和的景象。虽然义军曾多次进攻山西,但无奈山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皆以失败告终。
到了明朝初年,山西的人口已有万人。而同期的河南人口仅为.1万人,河北(含今天的北京天津)人口则为.3万人。也就是说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人口加起来都没山西多!
太行山外,东至大海,南至长江流域,西至关中平原,赤地千里、人烟荒芜。移山西之民前往垦荒逐渐成为朝廷共识。从洪武六年开始,陆续从山西除今天大同朔州外的其他所有地区向省外移民。并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一个家庭多人移民的,父子、兄弟皆不能迁往同一个目的地,必须分开。骨肉分离的悲剧大量上演。由于大量的父子、兄弟迁往了不同的省份府县,并在迁入地开枝散叶,这就导致了清末民初“五百年前是一家”现象的出现。
“五百年前是一家”在清末民初流传开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常用语,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其实,到了今天已经是“六百年前是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