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庞观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到博兴一中读书的时候,高中教育还没有今天这么内卷,校内尚办有不少文学刊物。
我们这一级也不例外。
记得是在高一时的某个下午课后,有好事者组织了本级部分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筹办级刊。当天的主要任务是先给刊物取一个名字,程序为:每个与会者把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刊名写到黑板上,然后大家投票选出最终的刊物名称。
当时,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也提供了一个刊名,最终没有选上。这次活动中,印象最深的是有些父母在机关工作的同学所取的名字,如千乘风、清河柳、薄姑草等等,让农家出身的我大开眼界,自愧不如,三十多年后仍然记忆犹新。
据当时取名的同学介绍,千乘、清河、薄姑都与博兴的历史息息相关,是博兴县重要的人文地理标志。
这个刊物办起来后,存续的时间并不长:随着高二文理分班和学业日益繁重,最后无疾而终了。
大学毕业后,到了利津县工作。利津与博兴一(黄)河之隔,也算是邻县,但却分属二个市:博兴县隶属滨州市,利津县隶属东营市。
年底,利津县有关部门出版了四卷本的《利津村庄记忆》,有幸获赠一套,并认真进行了研读。
在这套书的序言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利津)素有千乘古邑之称。
“千乘”二字勾起了高中时的那段往事,激发起了对千乘历史的浓厚兴趣,于是对千乘的来龙去脉作了一些研究,现整理如下,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
在古代,“千乘”一词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千辆战车(古代以四马一车为一乘),也可以理解为小诸侯国(战国时期,小诸侯国称千乘之国,大诸侯国称万乘之国)。
不过,本文所讲的“千乘”是个地名,读qiānshèng,而不是qiānchéng。
作为地名,千乘曾是邑名、县名,也作过郡名、王国名。
关于地名“千乘”最早的来源,几乎所有的资料都采用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元和郡县志》中的说法:齐景公有马千驷,畋(tián)于青丘,故而得名。
千驷就是千乘的意思。
齐景公是齐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也是姜齐时代最后一位强有力的国君。在晏婴等人的辅佐下,景公时期的齐国兵强马壮,国力非常强盛,其战马数量足以装备上千辆兵车,这些战马经常到一个叫青丘的地方放养,于是这个地方被称为千乘。
在近代臧励龢等编著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关于“千乘”的描述为:千乘者,以齐景公有马千驷,畋于青石,因以为名。
这里与《元和郡县志》的说法基本一致,只是“青丘”变成了“青石”,不知道是印刷错误还是有实质性区别。
作为地名,“青丘”在《山海经》、《归藏》、《吕氏春秋》、《十洲记》等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但是具体位置在哪儿?现在争议较大,有江苏说,有山东说;山东说又分为菏泽说、高青说、广饶说等。
就本文而言,作为“千乘”起源地的青丘当然不可能在江苏,也不可能在菏泽。排除了江苏和菏泽,那么到底是在高青还是在广饶呢?
在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把“青丘”放在了青州府乐安县(今广饶)条下,全文为:青丘在县北。相传齐景公尝畋于此。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于青丘。是也。《志》云:今清水泊,亦名青丘泺。又黄丘在县南二十里。《志》云:淄水径其东。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采用了《读史方舆纪要》的观点:(青丘)在广饶县北。《方舆纪要》相传齐景公尝畋于此。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于青丘”是也。《清一统志》:清水泊,即古之青丘,一名青丘泺。
从上述记载看,古代齐地的“青丘”应当在广饶县境内。目前,广饶县境内建有青丘文化旅游区,位置在长深高速与淄河的交汇处。据说环境不错。
关于高青说,目前并无多少直接证据,大概是根据千乘的来源倒推出来的。
据成书于十六国时期的《齐记》记载: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从距离上看,早期的千乘城不会在广饶。
在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最早在战国时期“齐鲁宋”三国地图中明确标注出了千乘城,位置在漯(tà)水(古代河流,下游位于古济水和今黄河之间)入海口附近,横跨漯水河,为齐国的一座城邑,离今天的高青县城很近,远离广饶县。
综上,早期的千乘城应在高青县。主流观点认为,千乘城遗址在今天滨州高新区青田街道办事处樊家村西南一华里处。
这一观点与“高青说”并不矛盾。
滨州高新区青田街道办事处原为高青县旧镇镇。年,高青县划归淄博时,把旧镇镇留给了原惠民地区。惠民地区改为滨州市后,旧镇镇属滨城区;年,旧镇镇更名为青田街道办事处,划归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有资料说,青田街道的“青田”二字,来自《辞海》对“千乘”的注释为:古邑名,春秋齐地,因齐景公有马千驷,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
呵呵,关于“千乘”的来源竟然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版本:青丘、青石、青田。从这三个名称都带有一个“青”字看,当时应该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
不过,笔者已无力对此做进一步的辨析。
二、
从上面的地图来看,战国时期千乘已经成为齐国的一座城邑,规格与翟(狄)、博昌、高苑、画、秦周等相当,低于安平、昌国二城,更低于首都临淄。
《战国策.齐策》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元前年,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齐国大败,临淄失守,齐涽王逃往莒地。
楚顷襄王为获取齐地,便以救齐为名,派大将淖齿(nàochǐ)率兵入齐。齐湣王试图借助楚军抵抗五国联军,任命淖齿为相国,最后反被淖齿杀害。
淖齿在杀害齐湣王之前,二人曾有一段对话:
淖齿责问齐湣王说:夫千乘、博昌(今博兴县境内)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天降血雨,沾到了人们的衣服上),王知之乎?
对淖齿的责问,齐湣王的回答是:不知道!
淖齿又问:嬴(地名,今莱芜境内)、博(地名,今泰安岱岳区境内)之间地坼(chè)至泉(土地干裂到可见泉底),王知之乎?
齐湣王的回答还是:不知道!
.......
淖齿连续问了三个问题,齐湣王的回答都是三个字:不知道!
最后,淖齿气愤地说: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
说完,让人把齐湣王残酷杀害了。
齐湣王就是典故《滥竽充数》中让南郭处士“现形”的那位齐国君主,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样死的!
淖齿与齐湣王的对话中提到了千乘和博昌。可见,早在战国时期,千乘已经成为齐国名邑。
秦国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山东境内主要有胶东郡、琅邪郡、临淄郡、济北郡、薛郡等。
其中,临淄郡下辖五县:临淄县、东安平县、博昌县、狄县、千乘县。当时济水以北只有狄县和千乘县,千乘县是临淄郡最靠北的一个县。
三、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中央机构继承秦制,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当时的封国地位比汉郡高得多,刘姓诸王在封国内权力很大,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此外,还拥有一定的军权、财权、治权等。
公元前年,刘邦封庶长子刘肥为齐王,都城在临淄,统辖齐地七十余城。千乘县由此成为齐王属地。
公元前年,正值汉文帝时期,时任齐王刘则去世,由于膝下无子,无人继承王位,齐国被废为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一年后,根据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汉文帝将齐国地域进行拆分,分别封给刘肥尚在世的七个子孙,即济北王刘志、济南王刘辟光、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城阳王刘喜,淄川王刘贤、齐王刘将闾。
这时的齐王刘将闾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齐王,统治地域大为缩小,齐国和淄川国加起来大约相当于原来的临淄郡。千乘县属于浓缩版的齐王辖地。
汉景帝时期实行“削藩”政策,导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王国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齐地的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都参与了叛乱。叛乱平定后,济南、胶东、胶西三国被废为郡,淄川国保留,划归济北王刘志。齐王刘将闾因在“七国之乱”中立场不坚定,畏罪自杀,其子刘寿嗣位。
汉武帝时期,时任齐王刘次昌与姐姐通奸,被人告发后自杀,没有留下子嗣,齐国再次被废为郡。
公元前年,汉武帝封次子刘闳为齐王,拥有整个齐郡土地。然而,仅仅过了七年,刘闳便一命呜呼了,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刘闳死后,齐国被拆分为二部分:东南部为齐郡,西北部为千乘郡,皆属青州刺史部。
千乘首次成为郡名。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时,千乘郡共有11.万户、49.万人,下辖千乘、东邹、漯沃、平安、博昌、蓼城、建信、狄县、琅槐、繁安、被阳、高昌、乐安、高宛、延乡等十五县,大致相当于今淄博市高青县,滨州市滨城区,博兴县大部,邹平市、沾化县一部分,以及东营市利津县、广饶县和淄博市桓台县的部分地区。
从以上记载看,这时的千乘不但是一个郡名,同时也是一个县名。就像今天的“东营”,既是一个地级市的名字,也是一个下辖区的名字。
根据《齐记》的记载,当时千乘郡的郡治和千乘县的县治并不在一个地方: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余里,其一城县治,一城太守治。
现有考古成果认为,千乘郡的郡城在古漯水以北,今滨州高新区青田街道办事处樊家村附近,也就是原千乘城所在地;千乘县的县治在古漯水以南,今高青县唐坊镇孙家集东南(又说为卢家村)。古漯水从千乘郡和千乘县两城之间穿过,形成了两城隔水相望的格局。
四、
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千乘郡境内与本文关系比较大的几个县。
先说一下千乘县。
当时的千乘县地跨今博兴、高青二县。有人甚至认为,千乘县的治所在今博兴县陈户镇冯吴村。
当然,博兴地域当时并不全都属于千乘县。
据考证,今天的博兴县境当时分属五县一国,除千乘县外还包括以下县、国:
县境东部为利县(属齐郡,不属千乘郡),包括今广饶县西部,治所在今博兴县店子镇利城村;
利县以西为博昌县,治所在今湖滨镇寨郝村南;
县境南部为延乡侯国,其域包括桓台县、高青县部分地区,治所在今博兴县锦秋街道安柴村西;
县境西南为高昌县,包括高青县东南部,治所在今锦秋街道湾头村南;
县境中部为乐安县,治所在今博兴县城东北。这是“乐安”首次作为县名出现在山东,需要注意的是:治所在今博兴县城,不是在今广饶县城。
有资料认为,今天博兴县境北部沿黄地区当时属千乘郡漯沃县。
对此,有待探讨。
今天博兴县北部沿黄地区主要为乔庄镇辖地,乔庄镇域与滨州市滨城区的梁才乡和东营市利津县的北宋镇隔黄河相望。
从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看,这片区域当时尚未成陆,还是一个海湾,人称海袖子,史籍中称为马常坈(kēng),是古漯水的入海处。
当时的漯沃县远在今黄河以北的徒骇河附近,似乎管辖不了这片水域。值得注意的是,马常坈北岸是同属千乘郡的蓼城县。
据考证,汉代的蓼城县治在利津县北宋镇刘城村附近,而今天的利津县北宋镇与博兴县乔庄镇只是一(黄)河之隔。因此,如果说今天博兴北部沿黄地区在西汉时另属一县管辖的话,当属蓼城县,而不是漯沃县。
蓼城县是利津县境内首次出现的行政治所。据《汉书全译·汉书新注·卷二十八上》注释记载:蓼城,故城在今山东利津县西南。
蓼是河滩湿地常见的一种植物,而蓼城县位于古漯水入海口、马常坈水域北岸,当时应是沼泽遍布、蓼类丛生,故而得名。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提到二个叫蓼儿洼的地方。一个是柴进推荐林冲上梁山时说: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想必梁山泊地区也生长着很多蓼类植物。
《水浒传》最后一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中,已经被朝廷任命为楚州安抚使的宋江说: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宋江、吴用、花荣、李逵死后皆葬于此。
从地图上看,蓼城县治旁边还标有“都尉”二字。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看:千乘郡……县十五……蓼城,都尉治。
都尉是西汉时期的一种官职,专管本郡军事戍防,其治所别立,置官属,在郡中与太守并重,有时代行太守职务。从这一记载看,当时的蓼城县虽然位置偏远,却是军事重镇,千乘郡的都尉就驻守在这里。
五、
今天的广饶地域当时分属利县、巨定、广饶、琅槐等县,其中琅槐县属千乘郡,利县、巨定、广饶三县属齐郡。
琅槐县治所在今广饶县丁庄镇境内,古济水入海处以南。
巨定县,又名钜定县、巨淀县,治所在今广饶县东北部,因临近巨定湖(今寿光市西北部)而得名。
据载,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正月,汉武帝巡游东莱郡,想要乘船入海求仙;由于天气不好,在群臣的劝阻下,只得作罢。在返回途中经过巨定县时,汉武帝曾在此耕种,劝课农桑。
琅槐县、巨定县在东汉时期就被废除了,而利县直到南朝刘宋时才被废。
广饶县一名最早也出现在西汉时期,汉武帝时期曾为淄川靖王的儿子刘国的侯邑,但其治所并不在今天的广饶县城。
据《水经注》记载:淄水又东北径(经)广饶故城南。可见,北魏时期汉代的广饶城已经废弃了,因此郦道元用了“故城”二字。
根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广饶故城在(乐安)县东北二十里,琅槐城在县东北百十里。《读史方舆纪要》成书于明末,当时的广饶名为乐安县,县治在青州府治以北九十里(明代一里相当于今天米),博兴县治以东三十里。根据此书的表述,汉代的广饶城应在乐安县治东北12公里处。
今天的高青县当时分属千乘、建信、狄(dí)县、被阳、东邹等县。
建信县原是西汉初期建信侯娄敬的封国,后降为县,其遗址在今高青县青城镇东北。东汉时被废。
东邹县治所在今高青县西南花沟镇,因在古邹平县以东而得名。东汉时被废。
被阳县原是汉武帝时期齐孝王之子刘燕的封国,后降为县。
狄县治所在今高青县东南高城镇西北二里、古济水北岸,与被阳县隔济水相望。
狄,又作“翟(dí)”,是古代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部族人长得特别高大,号为长狄或长翟。
据孔子说,长狄人是虞夏时防风氏、商代汪芒氏的后裔;春秋时期,长狄人生活在齐、鲁、宋、卫等国之间,后来在今高青县境内筑城建国,国名“鄋瞒(sóumǎn),城称狄城。
齐桓公时期,长狄人向齐、鲁、宋、燕、卫等国发起攻击,先后伐邢灭卫,攻燕战鲁。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伐狄救燕、伐狄救邢、伐狄存卫,有效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的孔子曾感叹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都要像狄人那样披头散发,穿左衽(右前襟掩向左腋系带,当时少数民族的穿衣习俗)的衣服了!
战国时期,长狄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势力。曾经以火牛阵大破燕军的齐国名将田单率军攻打狄城,用时三个月未曾攻克;后来,在鲁仲连的指导下才拿下了狄城。
秦代和西汉时期,狄城成为狄县治所。东汉时改为临济县。
在高青县历史上,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是高宛县。今天的高青县就是由高苑县与青城县合并而成,二县各取一字,名为高青。
高宛早在战国时期就是齐邑,西汉初期为高宛侯丙倩的封地,后降为县,属千乘郡,不过其治所并不在今高青县境内,而是在今滨州邹平市东北部原苑城镇(今属长山镇)。
六、
王莽时期,千乘郡改称建信郡。
东汉初年,恢复西汉建制,建信郡改回千乘郡,同时撤销了东邹、漯沃、平安、建信、琅槐、被阳、高昌、繁安、延乡九县。
公元60年,汉明帝封皇子刘建为千乘王,置千乘国。但仅仅过了一年,刘建去世,国除为郡。
公元69年,汉明帝派王景对王莽时期溃决的黄河进行全面治理,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沿黄河下游筑堤千余里,疏导黄河由千乘郡蓼城县(今利津县境内)入海。
这次黄河改道极其成功,此后历经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等多年,没有发生大的决口和改道,史称千乘流路。在黄河的冲积下,利津地域逐渐由沧海变为桑田。
公元79年,汉章帝封皇子刘伉为千乘王,复置千乘国。
公元95年,汉和帝改千乘国为乐安国。
从此,乐安国(郡)取代了千乘国(郡),千乘作为郡国名的历史就这样结束了。在以后的历史中,千乘只是作为一个县名存在了。
公元年,汉安帝将狄县改为临济县,以其濒临济水而得名,同时将乐安国都移至临济。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乐安国境内有一个县就叫乐安县,县治在今博兴县城东北、古济水北岸,而不在今天的广饶县,也不是当时乐安国的国都。
公元年,也就是汉顺帝永和五年,此时的乐安国有7.4万户,42.万人,下辖临济、千乘、高菀、乐安、博昌、蓼城、利、益(今寿光南)、寿光九县,版图比西汉时的千乘郡大得多,也远大于同时期的齐国。今天的高青县、博兴县、广饶县、利津县都属乐安国。
公元年,汉质帝时期,乐安国由国降为郡,治所改在高菀(宛)县(今滨州邹平市境内)。
三国时期,乐安郡归曹魏政权统治,版图有所变化,益县改称益都县(并非后来的青州益都,当时的青州称为广县),划入齐国;今广饶大部也划入齐国,称广饶县,这也是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第一次标注出“广饶县”的名称,其治所并不在今天的广饶县城,而是在今县城东北、巨淀湖以北、古淄水以西。
在东汉时期的这幅地图上,还出现了一个叫甲下邑的地方,位置在蓼城县治东北、今利津县城南部略偏东、马常坈与黄河形成的半岛顶端。
据《水经注》记载:(黄)河水自枝津东北流,径甲下邑北,世谓之仓子城。又东北流,入于海。
据近代学者熊会贞考证,甲下邑在当时利津县东南。东营市垦利区地方学者认为,甲下邑在本区董集镇南清户村附近。这一说法较为合理,熊会贞时期还没有垦利县(区),董集镇地域属利津县。
广饶县有关人士认为,甲下邑在本县花官镇南部,是古代济水下游重要的渡口。目前,当地还有个叫北夏口的村庄。据说,北夏口村建于南宋建炎二年,原名“北甲下邑口”,简称北下口,位于古济水北岸,后更名为北夏口。
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的位置看,甲下邑的具体位置还是“垦利说”最为合理。
西晋初年,乐安国再度恢复,版图略有变化,后又降为郡。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晋时期的“青州徐州”地图上,已经看不到千乘县,有资料说此时千乘县地并入了漯沃县,隶属冀州。当时冀州与青州东部以黄河(千乘流路)为界。
七、
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共传四帝,国祚51年。
公元年,永嘉之乱爆发,匈奴军队攻陷晋都洛阳,俘获晋怀帝及众王公大臣。五年后,匈奴人攻入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中国北方进入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公元年,“衣冠南渡”的北方士族拥立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南北对峙。
东晋十六国时期,山东地区先后被汉赵、后赵、前燕、前秦、北燕、南燕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但是乐安郡和齐郡建制一直保留。
东晋末年,大将刘裕率军北伐,灭南燕政权,收复山东。公元年,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以区别于赵匡胤建立的赵宋)政权,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刘宋是南朝存在时间最长、疆域最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北朝最重要的政权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魏国,史称北魏。宋、魏二国之间多次爆发激烈的领土争夺战争。
刘宋王朝最强盛时,山东东北部与北魏以黄河为界,山东大部属刘宋。刘宋后期,山东地区被北魏占领,两国边界退至淮河一线。
为了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刘宋王朝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革。其中一个举措是,重新设立了千乘县,县治设在今广饶县城西北,并把乐安郡的郡治也迁到了这里。
这是今广饶县首次成为乐安郡的郡治和千乘县治所在地。
刘宋后期,乐安郡被北魏占领。北魏政权继续保留了乐安郡,同时在今博兴境内的乐安县城设立了乐陵郡和乐陵县,把博兴境内的另一个县——博昌县迁到了今寿光。
刘宋时期,今天高青县境内的高苑县被废,临济县迁至高青县西部黑里寨镇刘家镇村。原临济城更名为长乐,侨置长乐县。在今高青、博兴之间,侨置阳信县,属侨乐陵郡。在古被阳城侨置渤海郡,属侨置冀州。
写到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侨置郡县制度。
侨置郡县是我国古代政权在部分领土沦陷后,在自己尚能掌控的地区重新设置的郡县。这些郡县仍然采用原沦陷区郡县的名称。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国土大片沦陷,就在其实际管辖地区内设置了若干与北方重名的郡县,史称侨置郡县。
从当时的情况看,设立侨置郡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华夏正统地位,彰显收复失地的决心,也用来安置从沦陷区流亡而来的民众。
比如,前面说的长乐县原在今河北境内,河北沦陷后,有些长乐人南迁,刘宋政权就在今天高青县境内又设置了一个长乐县,用来安置这些南迁民众。
前面说的侨置乐陵郡、侨置渤海郡、侨置阳信县也属这种情况。
侨置制度不仅适用于郡县,也适用于州。比如,兖州原本都在北方地区,但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境内又设立一个兖州。有时为了区别两个兖州,通常把南朝境的兖州称为南兖州。
上面说的侨置冀州就属这种情况,当时的侨置冀州和青州其实是一个地方。
后来,北魏政权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二部分,乐安郡属东魏;东魏被北齐取代后,乐安郡仍然保留。
行文至此,我们注意到,在北魏与宋、齐等朝地图上,已经看不到今利津境内的蓼城县。史料记载:(蓼城县)南北朝废。
在公元年的东魏与梁朝地图上,我们在原蓼城县附近发现了一个乱城镇,最初怀疑是由蓼城县改称。
经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原来乱城即今天滨州的北镇,始建于北魏时期,当时属于漯沃县。隋代建立蒲台县后,治所即在乱城。金明昌三年(公元年),蒲台县在南部新建了一座县城,乱城改为蒲北镇,简称北镇,一直沿用至今。
北齐后来被北周所灭。
公元年,北周权臣杨坚受禅建立隋朝,中国又一次进入大一统时期。
八、
隋唐时期,山东地区的行政区划又进行了较大调整。
隋初,乐安郡被废,其地归齐郡和北海郡,当时齐郡的郡治在今济南历城,北海郡郡治在今潍坊青州。今天的广饶县全境、博兴县大部属于北海郡,高青县属齐郡,滨州市滨城区、东营市利津县则属于渤海郡,郡治在今阳信县城附近。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年),当局在黄河最下游的南岸地区设立了蒲台县。
蒲台县的前身是漯沃县。在古代,漯、湿二字相通,因此有的资料也把漯沃县写作湿沃县。
漯沃县最早设立于西汉时期,县治在今滨州市西北的徒骇河岸边,时属千乘郡;东汉时被废。西晋时重置漯沃县,属冀州乐陵国,是当时冀州唯一位于黄河以南的县城,县治在乱城镇(今滨州北镇)。北齐时,漯沃县被废。
隋代设立的蒲台县,治所也在乱城,属渤海郡。唐代,蒲台县先废后置;北宋时再次被废,其地划归滨州渤海县。
隋朝时期,广饶地域仍为千乘县;博兴县境内的乐陵县被撤销,重置博昌县,治所仍在博昌故城。高青县境内,长乐县(原狄县、临济县)更名为高苑县,治今高青县高城镇。原临济县迁至今济南市章丘区境内。
唐朝时期,在黄河以北设置棣州,州治驻厌次县(今惠民县境内)。唐睿宗垂拱四年(年),从蒲台、厌次两县分出部分土地设置了渤海县。同时,还在今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设立了招安镇,这个镇后来成为招安县治所。
唐玄宗时期曾改棣州为乐安郡,后又改回棣州。
唐代,广饶地域仍为千乘县;博兴县境内曾重置乐安县,后来被撤销并入博昌县。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年),博昌县治所迁至原乐安县城(今博兴县城),仍称博昌县。
历史上博昌城曾作为县城近千年。
唐代前期,博昌县迎来一位叫骆履元的县令。骆履元有个儿子叫骆宾王,就是那位七岁写出《咏鹅》一诗的初唐才子。
骆履元担任博昌县令期间,骆宾王也一起生活在博昌城。后来,骆履元突然病逝,葬于博昌城。此后,骆宾王的仕途命运极为坎坷,既有科场失意、田园归隐,又有入幕为宾、边塞从军,还曾下过大狱。
有一次,骆宾王到燕齐故地出差,途径博昌城附近,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与博昌父老书》一文。这篇文章虽然不如后来的《讨武曌檄》著名,但也辞藻华丽、真情满满,并流传至今。
此时博昌县治已经迁往乐安县故城,骆宾王在《与博昌父老书》中写道:又闻移县就乐安故城。廨宇邑居,咸徙其地;里阡陌,徒有其名。荒经三秋,蔓草滋于旧馆;颓墉四望,拱木多于故人。充分刻画了县城迁徙后博昌城的败落。
唐代,博昌县、千乘县都属于青州(治所在今潍坊青州市)。高青县属淄州(治所在淄博市淄川区),境内为高苑县、邹平县(非今滨州邹平市),中间有段时间曾从高苑县析置济阳县(位于古济水北岸,非今济南市济阳区),后又合并。临济县则属齐州(治所在济南市历城区)。
九、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山东地区相继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统治50多年。这一时期,原千乘-乐安郡地域隶属平卢节度使,区划变化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后唐时期,为避其先祖李国昌的讳,博昌县被改称博兴县,一直沿用至今;后周时期,设立滨州,下辖渤海、蒲台2县。
北宋时期,原千乘-乐安郡地域隶属京东东路(首府在益都,今潍坊青州),今天的广饶县全境、博兴县大部归青州,高青县归淄州;渤海县属河北东路(首府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滨州。
北宋仁宗庆历二年(年),渤海县招安镇被升为招安县,即今滨州市沾化区之前身。
北宋灭亡后,原千乘-乐安郡地域曾被伪齐刘豫统治8年,后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直接统治。
金国时期,原千乘-乐安郡地域全部隶属京东东路(首府在益都,今潍坊青州),其中今天的广饶县全境、博兴县大部归益都府,高青县仍归淄州,渤海县、蒲台县属滨州。不过,此时的滨州不再隶属河北东路,而是属京东东路。
金国统治期间,有四个大的变化需要特别提及:
一是金熙宗天眷元年(年),今广饶县境内的千乘县改称乐安县。从此,作为县名的千乘也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二是金章宗明昌三年(年),重新设立蒲台县,仍属滨州。
三是金明昌三年腊月(年初),在滨州渤海县东部新置利津县,治所在今利津县城,属滨州。
四是金明昌六年(年),招安县更名为沾化县。
蒙古灭金后,在今高青地域新置青城县,治所最初设在今高青县高城镇驻地田镇西12公里处,隶属济南路,后来迁至今高青县青城镇。明初,青城县先废后置,属济南府。清代,青城县属武定府。年,青城县与高苑县合并成高青县。
从元代开始,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10个行中书省(简称省),省下有路、州(府)、县,史称行省制度。
元代,千乘-乐安故地属中书省直辖区。
元朝初年,博兴县改为博兴州,属益都路总管府。明代,博兴州改回博兴县,属青州府。清朝沿袭明制。
元、明、清三代,今广饶县县名、境域均无变化,仍为乐安县。
明代永乐元年(3年),为避当朝皇帝朱棣的讳,棣州改称乐安州。宣德元年,乐安州被改为武定州,州治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城。清代为武定府。
明洪武元年(年),渤海县被撤销,其地直属于滨州。清雍正十二年(年)滨州降为县级州,与沾化县、蒲台县、利津县同属武定府。民国二年(年),滨州改称滨县。
清代,高青为三府四县地:东南为青州府高苑县地,西南为济南府邹平县地,西北为青城县,东北属蒲台县,青城县和蒲台县都属武定府。
十、
民国初期,针对当时存在的多县重名现象,开展了重名县改名活动。当时的活动规则是:县名历史最悠久者沿用旧名,得名历史较晚的县则改用其他名称。
当时,国内重名最多的是新城县,全国共有六个“新城县”,其中河北省的新城县得名最早,允许仍沿用此名,其他五个新城县必须改名。最后,山东的新城县改名为桓台县,并沿用至今。
当时的乐安县因与江西省乐安县重名,且历史较短,改名为广饶县,直到今天仍然用这个名字。
民国三十二年(年),垦利县政府成立,因县域曾被称作垦区和利津洼而得名。
年,青城县与高苑县合并成高青县。
新中国建立后,博兴县、蒲台县、沾化县、滨县、利津县、广饶县、高青县多数时间属惠民专区、惠民地区。
年,蒲台县被撤销,其黄河以北地区划入滨县,黄河以南地区划入博兴县和齐东县。
年,沾化县城由沾城(今古城镇)迁至现址(今富国街道)。
改革开放后,以上诸县皆属惠民地区。
年,为支持胜利油田开发建设,成立东营市,下辖东营区、牛庄区、河口区。广饶县、利津县全境和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龙居公社被划入东营市。
同年,成立县级滨州市,行政区域由原滨县的北镇镇和博兴县的小营镇、蔡寨公社朱全管区组成。
年,东营区、牛庄区、河口人民政府成立。
年,滨县建制被撤销,其行政区划入滨州市。
同年,东营市东营区、牛庄区合并为东营区。
年,高青县被划入淄博市,但是旧镇镇仍归惠民地区。
年,惠民地区改称滨州地区。
年,撤销滨州地区,成立地级滨州市,县级滨州市改称滨州市滨城区。
4年,沾化县被撤销,设立滨州市沾化区。
6年,垦利县被撤销,设立东营市垦利区。
十一、
最后,对千乘和乐安的历史做一简单梳理。
首先看一下千乘。
从历史看,千乘最早是一个邑名,后为县名(千乘县),秦代属于临淄郡;西汉时属齐国、千乘郡或千乘国;东汉时属乐安国或乐安郡。西晋时期,千乘县被废。这一阶段,千乘县存在了近年。
南朝刘宋时期复置千乘县,治所迁往今广饶境内;金代,广饶千乘县改称乐安县。从此,中国再无千乘县。这一阶段,千乘县存在了近年。
二个阶段累加起来,千乘作为县名存在了多年。
作为郡(国)名,千乘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此后有时称为千乘郡,有时称为千乘国。公元95年,千乘国改称乐安国,郡治迁往临济县。从此,中国再无千乘郡或千乘国。作为郡(国)名,千乘共存在年。
千乘郡存续期间,今利津县大部分地域尚未成陆,已成陆部分属千乘郡蓼城县。因此,利津县也可称为千乘古地。
再看一下乐安。
乐安最早出现的时候也是一个县名(乐安县),治所在今博兴县城,两汉时期先后属齐国、千乘郡或千乘国。千乘国改称乐安国后,乐安县一直属于乐安郡或乐安国。唐代,乐安县并入博昌县。从此,博兴境内再无乐安县。博兴乐安县存在了多年。
金代,乐安县复活,但已不再博兴县境内,而是在今广饶,系由千乘县改名而得。年,乐安县改称广饶县,从此,山东再无乐安县。广饶被称乐安县长达年。
作为郡(国)名,乐安最早出现在公元95年,系由千乘国改名而来(乐安国),治所在今高青县境内。此后有时称为乐安郡,有时称为乐安国。南朝刘宋时期,乐安郡治所迁往今广饶境内千乘县治所。隋代,乐安郡被撤销。
在以后的历史中,乐安郡(州)二次复活。一次是在唐玄宗时期,将棣州改为乐安郡;再一次是明代永乐元年,将棣州改为乐安州,后又改为武定府。从此,中国再无郡国州府级的乐安地名。
对高青县来说,从秦代到西晋,一直是千乘县治所在;千乘郡(国)存续期间,郡(国)治也一直在高青县(暂按旧镇镇属高青县处理)。千乘国改称乐安国后,治所临济也在高青县,直到南朝刘宋时期迁往今广饶县境内。
对博兴县来说,从秦代到西晋,西北部一直属千乘县;中部从西汉到唐代一直属于乐安县。千乘郡(国)和乐安郡(国)存续期间,绝大部分地区属千乘郡(国)或乐安郡(国)。
对广饶县来说,曾为千乘县治多年,乐安县治多年。从郡属来看,除东汉时期外,只有北部地区属千乘郡(国)或乐安郡(国)。从南朝刘宋时期开始,广饶县成为乐安郡治所在地,直到隋代被废。
十二、
断断续续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千乘和乐安的历史捋完了。
在文章即将收尾时,突然想起北宋词人柳永写过的一段佳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我不清楚柳永所说的“自古”究竟古到何时。虽然近年来,杭州地区发现了良渚遗址,但大多数资料认为:钱塘江下游地区是在南宋王朝定都于此后才真正“繁华”起来的。
相比之下,位于古代漯水和济水最下游的千乘-乐安地域早在商周时期就是有文字记载的贡赋重地。《尚书》在描述兖州贡道时写道:浮于济漯,达于河,从漯入济,从济入河。
从西汉到西晋,历代皇帝把大量的皇子皇孙、功臣勋贵分封到这里,想必应该是经济发达、物产丰富、繁荣富庶之地。
到了近代,千乘-乐安郡(国)地域仍不失为经济发达地区。
谨以上文中未提及的齐东县为例。
齐东县源于金代在大清河(古济水下游)南岸设立的齐东镇(今邹平市台子镇境内)。元代,以齐东镇设立齐东县,明、清二朝均在此设立县城。
新中国成立之初,惠民专区下辖12个县,其中就有齐东县。年,齐东与高青县合并,仍称齐东县。年,恢复高青县,原齐东县大部划归邹平。
至此,齐东县不复存在。
历史上,齐东县地处大清河和南北陆路交通的交汇点。大清河水深流稳,东通渤海,西连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东盐西运、西物东输的黄金水道。陆上,有一条官道从齐东县城通过,北经武定府可达京津,南通连接济南和青州的齐鲁大道,交通便利,市场繁荣,商业兴旺,齐东客商遍布全国,直到今天,青岛、上海、台北等地仍有齐东路。
有一个故事足以说明当年齐东县经济实力之强。有一年,朝廷把齐州一年的军饷一次拨付到位,结果济南无法承兑银票和所需零钱。有人提议到齐东县试一试,结果得到圆满解决。
齐东县的衰落源于清咸丰五年(年)的那次黄河决口。这次决口后,黄河始夺大清河河道入海。
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但影响到大清河的只有二次。第一次是在北宋时期,黄河在河南决口,一股河水蹿入大清河,导致济南历城以下的大清河河道向北移动,漯水消失。
第二次就是咸丰五年这次,黄河直接占用了大清河下游河道,大清河消失。
由于黄河水量大流急,对河岸冲刷严重,岸堤时常坍塌,对齐东县城形成重大威胁。光绪年间的一次洪水中,黄河河道南移,齐东县城被淹没在黄河之中。
后来,齐东县城多次搬迁,但是繁荣不再。
清末以后整个千乘—乐安地域的衰落都与那次黄河改道有很大关系。
千乘、乐安,二个寓意甚佳、让人产生无限美好遐想的地名,曾在齐鲁大地上使用了数千年。如今,除个别地方被作为街巷名外,只有在文史资料中才能见到了,不能不让人倍感惋惜、无比怀念!
庞观,齐地齐人,文史爱好者。
壹点号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