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吃粽子喽我们村的粽子

于国辉

“端午节—吃粽子喽!”每当听到这熟悉的叫卖声,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这是我们村—禹城市房寺镇柳连于村的“粽子哥”卖粽子的声音。

大家都知道“大衣哥”、“油条哥”,可是你听说过我们村的“粽子哥”吗?我们村的“粽子哥”不只一个,而是一批,备不住你还真见过,说不定你还吃过他们的粽子或切糕。之所以称呼他们“粽子哥”,是因为他们以卖粽子、切糕为职业,一干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不经意间你就会碰见他们,他们经常骑着摩托车、车上还安装着小喇叭叫卖于城区和乡村的大街小巷。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江米粽子集竹叶特有的清香、糯米的醇香、红枣的甘甜于一体,以其特有的软糯香甜可口风味成为老少皆宜的一种心仪美食,尤其是端午节,江米粽子已经和月饼、元宵一样成为人们必备的节日食品。说起我们村的江米粽子起源,还真有一段有趣的佳话。刚刚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柳于村一位冯氏人家娶了一位河南媳妇,这个媳妇可能耐了,给这家人带来了一门包粽子的手艺,每天这个媳妇就会包上一竹筐粽子,

让她的男人骑上自行车驮上粽子到县城去买,那时人们在车站(禹城的县城,这是民间的一种惯用叫法)的大街上也经常能看到一个戴着一顶黑色毡帽的“粽子哥”提着嗓门沿街叫卖,他吆喝的很有特色:“江米—粽子,好吃—不贵,两毛—一对!”

他是我们村第一个“粽子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之间到了一九八八年,这年夏天,当时的李鹏总理来禹城视察黄淮海开发住在禹城宾馆,正赶上端午节,我们禹城县的领导就专派人,到我们柳于村找到这户人家弄来了两簸箩热乎乎香喷喷的江米粽子,供国家领导们过端午节品尝。就在这一年,这位河南媳妇家用卖粽子赚来的钱盖起了五间砖瓦房,还买了浇地用的机器和水泵等,成了我们村第一个万元户。从此,这个媳妇的包粽子出了名,村里的人们开始跟着河南媳妇学着包粽子、卖粽子,河南媳妇毫无保留把包粽子、做切糕的手艺传授给大伙,后来,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包粽子、做切糕卖,由此,我们村的“粽子哥”也越来越多,柳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粽子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可选择的行业越来越多了,很多人早已转行干别的去了,“粽子哥”越来越少,但每逢端午节这几天,家家户户仍然象过年一样热闹---包粽子、卖粽子,有的还叫来亲戚帮忙,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这时“粽子哥”一下子多

了起来,“粽子姐”也加入到了叫卖的第一线,这几天在禹城市区的各个路口,你都会看到我们村的“粽子哥”、“粽子姐”摆着大筐小筐的粽子叫卖的场景,小喇叭不停的叫卖声和人们争相买粽子的抢购声交织在一起,粽子很快就会卖完。由于粽子哥的叫卖声和占道经营影响城市管理,“粽子哥”时常会被撵走,小喇叭有时也会被城管人员没收。

端午节过后,一切又恢复原样,那些“精品粽子哥”依然坚守着这份十几年、二十几年不变的职业,他们都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特别讲诚信,注重自己粽子、切糕的质量,不卖陈货,不缺斤短两,对得起客户,对得起良心,在乎自己的信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信赖、留住客户、拓展市场,才能长期生存。正是这些“粽子哥”的存在和坚持,才使我们随时就能吃上“粽子哥”“粽子姐”们匠心制作的最新鲜又香喷喷、热乎乎的江米粽子、江米切糕,现在江米粽子和江米切糕也成了我们禹城的特色美食。

为发掘和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禹城文化软实力,传承和发扬我市的粽子美食文化,我市房寺镇政府以我们“柳于(柳连于村简称)粽子”美食文化为基础,不断挖掘我市的粽子美食文化旅游资源,并已连续举办了三次禹城市房寺镇粽子美食文化旅游节,也使我这个家乡人倍感自豪。

粽子的制作方法:粽子以优质的江米和上乘的乐陵小枣或上等豆沙陷、天然的竹叶为原料,先经过泡米、淘米、洗粽叶、洗枣,经手工包制,再用铁锅煮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