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直有“农为天下之本”的文化传统。无独有偶,英文中“文化”这一单词,是以“耕种”为词根——我们今天的文化,都源自农耕时代。
山东自古就是全国的农业生产重地,今天依然是农业畜牧业大省,农业文化传统深厚,无论是典籍类、遗址类、技术类,还是工程类、景观类、聚落类、物种类,都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遗产。
但山东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相对落后。年,金陵大学即建立农业图书研究部,分类集成《中国农史资料》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北京农学院、华南农学院等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年后,新的研究机构和平台得到更好发展,如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而我省在相关领域一直基本处于空白。
努力填补这一空白的,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山东农业历史学会秘书长孙金荣。
自20世纪90年代涉足农业文化研究以来,孙金荣对我省农业文化进行了具有基础性、建设性、前瞻性、开拓性的系统性研究:主持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重大项目之卷二《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以及“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开发研究”“《齐民要术》研究”等重大项目。他在国内较早提出了“文化产业只出现在城市,农村没有吗?”这一命题,如今相关研究已成“显学”。作为我省农业文化研究领军人物,孙金荣入选第二届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
与此同时,作为核心成员,孙金荣为我省培育出了一个学科,带出了一个团队:在其主持建设及大力推动下,年,山东农业大学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置农业史二级学科硕士点,迄今已招收7届农业史硕士研究生,年申报了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学校承担了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工作,成为我省相关研究与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深耕农业文化领域30年,孙金荣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摸清丰厚的老家底,把山东农业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宝藏开掘出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在农业”
孙金荣在山农大执教已经有35年。本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硕士、博士攻读的是古代文学,纯文学学科背景的孙金荣,走上农业文化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这样一条转型之路,源于他在一线教学中的发现。
“20世纪90年代,我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学生们很喜欢。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慢慢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在农业。”孙金荣说,正是这一判断,让他的学术研究找准了“靶心”。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以文学起源为例,在中外文学史的研究中有劳动说、巫术说、模仿说、神示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等不同观点。“通过对农史的研究梳理,我认为文学起源于农事生产劳动。”孙金荣告诉记者。
原始人劳动时,为协调力量,会发出呼声。“这种原始的有节奏的呼声,虽没有歌词,但有节奏、韵律,能表达特定的含义,具备了诗歌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诗歌的发端和文学的起源。”他解释。
这些从“故纸堆”里淘洗出来的资料,经过孙金荣的梳理分析,成为判定文学起源于农事生产劳动的直接证据。与此相关的深入研究思考,启发孙金荣找到了自己更专注的学术天地。在孙金荣的大力建议与论证下,年4月,山农大成立了农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9月,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成立,实现了孙金荣多年的夙愿。他意识到,山农大的应用研究做得很好,如果把农史研究也做好了,将产生巨大补益。
寻得这一关键点,如同找到一粒优质种子。孙金荣满心欢喜将其播种,悉心栽培,助它破土发芽、枝繁叶茂。
“《齐民要术》是瑰宝,我永远不敢说把它吃透了”
研究农史,绕不开农书。“这本书是瑰宝,我永远不敢说把它吃透了。”与《齐民要术》打交道十几年,孙金荣依然不敢自称专家。《齐民要术》的内容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虽然历时千年,但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今天仍发挥着巨大的功用。
前人对于《齐民要术》的研究主要以校注、注释为主。在孙金荣看来,这本著作关于土壤耕作、农作物种植栽培、蔬菜种植的技术思想依旧是“活着”的。不仅如此,它还蕴含了丰厚的哲学、经济思想,文献及史学价值,是极为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古农书除了产业效益外,它的文化传播效果也非常强大。《齐民要术》的研究在日本发展为“贾学”。年,韩国釜山大学崔德卿教授出版了韩文版《齐民要术译注》。在欧美等国家,《齐民要术》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影响深刻。
“我在家里种菜、酿酒、酱醋,都是捧着《齐民要术》看。”孙金荣笑着跟记者分享。
给山东农业文化资源“摸家底”
孙金荣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在广义上来说,还应包含人工培育的粮蔬林果、人工驯化饲养的畜役食用动物,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设施,传统村落、文化遗址,农业生产生活民俗,农业典籍、农学思想等。”
也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孙金荣带领团队开始了一场耗时10余年的农业文化遗产“摸家底”工作。首先,知道“摸”什么:界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关标准条件,确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别、研究范畴。再次,全面深入地“摸”:进行科学系统的调查、登记、归类整理工作。最后,评估“摸”的效果:进行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家底摸好了,就知道哪些宝贝应该保护,该保护的宝贝在哪里,清清楚楚。要不然我们破坏宝贝的时候,都不自知,多可怕。”孙金荣说。20世纪70年代,纯种莱芜黑猪濒临灭绝。我省组织团队进行了7次调查、3次普查,积极开展抢救工作。最终寻得40头纯种莱芜黑猪。“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现在才能在街边店里买到莱芜黑猪肉。能不能吃到莱芜黑猪肉,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保护一个优良的物种来讲,我们有责任(这么做)。”孙金荣说。
唤醒农业文化遗产“种子库”
是谁的意境,谁的想象,让风打了几个旋儿,便把五千年的时光,伫留在一棵棵老枣树上?是谁的构图,谁的手痕,让绿色的云落在了这片土地上,将璀璨的星化为累累的果,缀满这偌大的枣林里?
这片被作家李存葆赞叹为“上苍的艺术”的乐陵古枣林,孙金荣亦是念兹在兹:助力乐陵古枣林复合农业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让蕴藏其中的优质种质释放更大效益。
孙金荣说,在调研中获悉,一斤乐陵小枣鲜果可以卖至元,还供不应求。“因为它是明代的贡枣。”他说,这就是文化的增值力,产品文化内涵与产品价格定位密切关联。“目前,作为全球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出产的代表性农产品,因多种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影响,其价格差异显著。”他举例对比,“汶阳田农作系统”出产的优质小麦、黄芽白菜、豆类等,加工出范镇火烧、泰山三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小麦麦粒价格每斤只有1.1元,面粉每斤1.6至1.7元。而同样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江西“万年稻作农业”,出产的“万年贡米”每斤.8元。“所以,我们要深入发掘农业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品牌化提升产业化价值。”孙金荣总结。
农业文化遗产,就是活化的种子库,生物多样性丰富、生命力强大。孙金荣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就是先人留给后代的“生命传承”,是沉甸甸的“压箱底”。
乐陵古枣林复合农业系统现存树龄千年以上古枣树株,年以上株,年以上株。百枣园中既有包括常见品种和各类观赏性品种在内的个枣子品种,加上新嫁接培育的品种,目前已超过个品种。“这就是一个超级庞大、生命力旺盛的枣子种子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传统优质品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孙金荣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做好传统优良品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在现实生产中的活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就是“唤醒种子库”。农业文化遗产地是传统优质种质资源、优良品种传承、活化、可持续的重要依托地,是活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种质资源、优良品种世世代代长在这片土地上,而不是依赖种子库,长留并永续在人们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