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发新闻《吨粮田上促单产夯实丰产基础》报道了在小麦春管时期青岛农业大学乐陵市科技小院师生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当地小麦增产增收快来一起看看吧!
02:07小麦春管期也是乐陵市科技小院师生最忙碌的时候。在南夏村,青岛农大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下地做田间试验,看到谁家的庄稼长势不好,主动帮助农户找原因、想办法,晚上及农闲时把村民召集起来,讲种田技巧,介绍研究成果,忙得不亦乐乎,让技术真正落到万亩田间。
山东乐陵小麦-玉米科技小院团队师生长期驻扎基层参与乡村建设,发挥科研、知识优势,服务基层农业生产,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年,通过推广小麦/玉米优化技术体系,实现南夏村年增产增收元/亩,年总增收达38.45万元,人均增收近元/年。通过推广创新清洁生产技术,优化体系实现活性氮损失降低29.1%,温室气体排放降低20.9%。团队累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会10场次,乡村环境治理培训6场次,累计培训余人次,录制农业技术短视频12场次,累计播放量达1.5万人次。
团队成员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姜晓芹、周培福、孙志豪、于泉、宋蕾等在陈延玲、黄有松老师的指导下,于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郭家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乐陵市科技小院助力农业技术服务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年全国农科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特等奖,“乐陵市科技小院助力农业技术服务与美丽乡村建设团队”获全国优秀研究生志愿服务团队。
春得一黎雨,秋收万担粮。自年起,青岛农业大学不断探索“科技小院”青岛农大特色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将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的实际问题,探索打造课堂在田间的“科技小院”育人模式。学校先后建立了莱西胡萝卜科技小院、胶州大白菜科技小院、莱西玉米科技小院,承担了乐陵小麦-玉米和金丝小枣两个科技小院的技术指导工作。一个院落,几间农房,背靠希望的田野。学校师生秉承科技小院“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宗旨,实现了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努力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带动了周边村庄实现科技致富,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