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梦晴郭华春通讯员贾鹏
04:04在位于济南凤凰路和世纪大道交叉口的海信创智谷里,有两间办公室属于亚萨合莱国强(山东)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这是该企业在济南高新区成立的研究所,办公室简单整洁,员工们各司其职。
亚萨合莱国强(山东)五金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德州乐陵市,是国内门窗五金产业领军企业,有感于传统窗五金市场渐趋饱和,早在年,国强就提出了“智能+”的概念,年4月,公司在济南高新区成立研究所。研究所成立以后,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公司的创新和发展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从制造到“智”造,亚萨合莱济南研究所成为打开亚萨合莱国强五金转型大门的“金钥匙”。
校企合作
新模式为智慧赋能
一个企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始终保持活力,必须要不断的研发和创新,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然而,怎么留住人才成为了令国强头疼的问题。
“门窗五金的技术含量其实很高,它又是一个很偏门的行业,专业人才十分稀缺。一部分人才认为五金行业小,纷纷转行到汽车产业。之前我们招过一些本科生、研究生,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生活品质,而乐陵满足不了他们在吃喝玩乐上的需求,人家待一阵子就走了。”亚萨合莱济南研究所所长孙继超无奈地说,他告诉记者,为此,公司做出了在济南成立研究所的决定。
良禽择木而栖,良才择地而居。济南作为省会,相较于乐陵,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更强。公司结合济南的薪资水平,专为济南研究所制订了薪资、培训、晋升、休假机制,这无疑为研究所留住人才注入了强心剂。如今,研究所拥有18名本科生、3名硕士、1名博士,人才让国强的发展更加有底气。
来到济南后,研究所发掘和利用省会城市丰富的高校资源,推进校企合作,利用高校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结合企业在实践方面的能力,为企业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能满足公司或市场的需求。
万事开头难。研究所成立之初仅有3名员工,人生地不熟,为了寻求校企合作,孙继超几乎跑断了腿,办公室里经常看不到他的身影。“有时候我一大早直接就去学校,一待就是一两天,回到办公室还要加班整理相关的技术资料,经常干到晚上九点钟之后才回家。”孙继超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研究所已经与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济南大学5所院校开展不同程度的合作,合作方式包括战略合作、独立项目合作、特聘专家顾问、日常技术指导等。尤其是山东建筑大学门窗幕墙研究所,与公司合作时间最长、最为深入和成功,他们协助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幕墙产品体系,完成60多个项目的设计方案优化和强度校核计算,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校企合作也促进了国强的人才培养和技术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今年3月份,每两周一次的培训班在乐陵总部开班,大学教授讲授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来自各个部门的50多个人听得十分认真,据了解,培训班将一直开班至今年10月份,提高了公司现有人员的能力。
亚萨合莱国强五金集团智能生产车间
创新发展
新产品绘就智慧画卷
机场、火车站、写字楼等场所遇到突发火灾时,需要门窗与消防系统联动,及时排烟排热,阻止火势蔓延,电动开窗系统的市场需求应运而生。作为研究所主打的产品,电动窗事业部部长朱平见证了电动开窗器系列产品发展的全过程。
朱平是通过招聘进入济南研究所的首批员工,年,朱平刚来到研究所,他的心里犯起了嘀咕,办公室只有五六个人,并且电动开窗器系列产品尚未成熟,之后工作中的不顺利,让他甚至萌生过离开的想法。
年8月,研究所首先研发推出了链条式电动开窗器,推向市场后的结果给了朱平当头一棒。朱平回忆,总部销售团队虽然对传统产品十分熟悉,但对于新产品却十分陌生,产品的基本知识都答不上来,因此不敢向消费者推广,造成了销量是零的结果。“有一次,我们将样品寄过去,为了方便邮寄,所以将链条收了进去,销售人员还打电话过来问我们‘链条在哪里?’”新产品研发出来却推广不出去,这一度让朱平感到十分无力。
为此,集团很快批准成立电动窗事业部,让了解产品的朱平等4人独立负责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很快第一笔订单成交了,贵阳的一个旅游项目使用了40套链条式电动开窗器。终于开张了,这大大增加了朱平的信心。考虑到客户需求,研究所再接再厉,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年,集成风雨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电动开窗器、消防控制箱等硬件的电动开启系统在研究所诞生。年,智能开窗器与智能家居联网,实现遥控、手机APP控制、语音控制、风雨感应、智能安防等多种功能。年,凭借着过硬的产品性能和国强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在与7家同行企业一起竞标时,研究所脱颖而出,拿下了澳门监狱的订单,卖出了多套定制的智能电动窗。
如今,一二线城市都有电动开窗器系列产品的身影,它们被安装到了遥墙国际机场、青岛西高铁站、日照西站、赤峰西站等地,事业部也由原来4人发展到了30人,年创造产值达万。年,二期生产项目开始规划,计划将产能由原来的万增加到1.5亿元。“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在太阳能电动开窗器上下功夫,让产品不断升级。”朱平坚定地说。
除了窗户,公司生产的传统门锁也更新换代,一万五千把智能门锁被安装在了西安交通大学的新校区。以前,学校宿舍使用传统门锁,毕业生忘记还钥匙,为了保障安全就需要换一把新的锁,使用智能锁之后,可以刷卡进出,等学生毕业后,只需在后台注销学生信息,这大大节约了成本。另外,还可以通过后台,看到学生是否回宿舍的信息,方便了宿舍的管理。“门锁与网络”的结合,代表着由原来的单一供货,到满足客户“一站式”需要、全面服务的转变。
几年来,研究所从3名员工起步,研发人员增加到20人,同时还布局了一个事业部和一个生产基地,在济员工达到40余人。截止年,公司拥有专利多项。
多次获得行业内专业大奖。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扩大研究所规模,希望众多人才能选择国强。另外,我们将继续坚持现在的研发方向,智能是一个重点,还要对现在的常规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维持在行业内的领跑者地位,借助世界领先的研发技术和科学管理及资金等资源优势,引领国内同行企业,将中国的五金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孙继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