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是古代城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见证着一座城池的历史,也彰显着一座城池的底蕴。古时,无论是王朝都城,还是州县之城,每道城门往往都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蕴含着深刻而又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地理特征。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仿建乐陵城墙
据清代《乐陵县志》记载,现在的乐陵县城于明洪武二年(年)由旧乐陵村迁来,至明洪武四年(年)春,“草创城池,周围三里许”,“正直轩豁,可以出治而为民观瞻之地矣”。或许是出于休养生息、节省民力的缘故,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里,乐陵县城的建设格局一直处于比较简陋的状态,甚至连个像样的城墙、城门都没有。
清代乐陵城池之四道城门(放大浏览)
明成化二十三年(年),乐陵城门正式开辟,但当时还是一座土城,规制未备,所以没有给城门取名。直到明正德六年(年),知县许逵将城墙改造成砖包墙后,城门始有名称,“东曰朝海,南曰宣和,北曰迎恩”,当时西城门因防守薄弱,被许逵下令封死,故未取名。待许逵去职后,西门重新开放,取名“寅饯”,并将南门改称“通济”。清乾隆九年(年),西门又被改称“大有”。
乐陵明清古城门之南门通济门(明正德年间改)
看得出,乐陵古县城这四道城门不是随意命名的,每道城门都是极富讲究的,糅合了地理方位、宣传教化、祈求福祉等多重内涵,传递着古人的一套礼仪规范与文化信仰。在此,我们不妨对乐陵古县城的城门进行一番解读。
乐陵明清古城门之东门朝海门
东门被命名为“朝海”,明显是与乐陵东面朝海的地理位置有关。乐陵自古便属“退海之地”,由古黄河冲积而成。“大海控其东,泰山峙其南,黄河引其北,三河流其西”、“南连青济,北接沧瀛,左环渤海,右控平原”均是对乐陵形胜的美称。“朝海”可以让人们萌发一种“面朝大海、旭日东升、霞光普照”的壮观想象。这一名称还容易引人想到东部的万亩枣林:每当枣儿成熟之季,阵阵海风袭来,那滔滔绿海中就会闪耀起星星点点的红玛瑙……此情此景,古人以一句“千家小枣射云红”的诗句作了最精美的刻画。
乐陵明清古城门之南门宣和门(早期)
南门“宣和”有宽敞明亮、和谐顺畅的含义。历史上,宋徽宗就曾以此作为年号使用。在风水学中,南方代表着夏季,五行属火,表示光明与温暖之意,“宣和”一名可谓正中其义。改为“通济”后,有往来通达、明阔开朗之意,同时南门外还横亘着一条直通山东省府济南城的省道,所以“通济”也是一个十分和宜的好名字。
乐陵明清古城门之西门寅饯门(早期)
西门“寅饯”是恭敬送行、设宴饯别之意,不由让人想到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透露出一份依依不舍、辞乡远行的伤感惆怅情愫。西方还是“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的白虎方位,而作为十二地支之一的“寅”与十二生肖中“虎”正好相对应。同时,按民间习俗,西方被视作日落之地,所以人去世后往往被隐晦地称为“归西”“上西天”,如民间设置灵柩或出殡时,人们往往朝西而跪,以示对亲人的庄重告别。因此,“寅饯门”蕴含着多重文化内涵。后来改为“大有”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在时令上,西方还表示秋季,象征着“粮满囤、金满仓”,传递了一幅风调雨顺、盛大丰有的社会美好景象。
乐陵明清古城门之北门迎恩门
北门被命名为“迎恩”,与乐陵向北面向明清都城北京城有关,反映了封建王权崇拜思想,这是因为:一方面乐陵处于“畿辅”、“畿阳”范围内,有面北拱卫京师之使命,亦为王气辐射之地,出此门可连接通往入京的御道,面见天子;一方面皇帝和朝廷的钦差大臣出京巡视、到达地方时,必定要从向着京城方向的门中通过,并且当上喻、圣旨传至乐陵时,也多是自此门传入。所以,“迎恩”等同于“皇帝天恩至高至大,过往臣民莫不迎之”,提醒地方官员和黎民百姓,要时刻对皇帝怀有恭敬、忠诚和感恩之心。
乐陵明清古城门之西门大有门(清乾隆九年改)
在我国古代社会,一座城市最醒目的标志就是那一重重的“墙”和一道道的“门”。文化学者易中天说过,古人无法想象没有城墙和城门的城市,就像无法想象没有屋顶和门窗的房子一样。城墙、城门区隔了城市的内外空间,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城墙以内称城里,城墙外面叫乡下;城里人往往见多识广、精明市侩,乡下人则常常土里土气、笨手笨脚;城里城外的面貌也截然分明,城里是鳞次栉比的房屋建筑,城外则是简陋的村舍和连片的庄稼。
民国初年的乐陵老城墙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五十年代各类生产建设活动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乐陵城墙、城门都被陆续拆除,从此淡出大众视野,但其蕴含的文化与智慧却是值得我们追忆和怀念的。老乐陵城的每一道城门,无不向我们诉说着先人创业之艰辛,蕴含了历史变迁的沧桑,浸透了老乐陵人的酸甜苦辣与追求,折射出城市的发展历程;对于后人来说,回顾历史,正是为了激励我们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