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小城镇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领导人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这是新时期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而小城镇一般乡镇政府所在地,是当地教育、医疗、农贸聚集地,同时还是当地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小城镇是服务“三农”的最前沿,是乡村振兴、“三农”发展的主要载体。因此建设与发展小城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补齐乡村发展滞后短板,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下面结合我镇近年来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实际做法成效,浅谈以小城镇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千童镇基本情况

千童镇位于盐山县西南部,镇政府坐落于五街之一的东街村,距县城23.5公里,东连韩集镇,北倚小庄乡,西临圣佛镇,南与山东省乐陵市隔漳卫新河相望。沧乐、武千两条省级公路分别在镇中心交汇而过,北达京、津,西至石家庄,南到济南,交通便利。千童镇所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人;镇域面积38.1平方公里,耕地亩。作为河北省35个品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历史第一桥乡”,随着“千童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千童镇蜚声海内外。年被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七部委命名为国家重点建制镇,年1月被授予“河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称号。

近几年,千童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点三线”战略部署和打造“和谐千童、宜居千童、文化千童、生态千童、平安千童”的工作思路,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历史机遇,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农业产业改革,依托冀鲁边红色文化、千童牡丹园、旅发大会千童东渡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千童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通过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实质,发展和加快小城镇建设,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千童镇加强小城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主要做法

1、科学规划,发挥小城镇核心功能定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生活富裕”目标。

通过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优化小城镇功能布局和规模结构,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全镇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年4月我镇聘请河北诚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千童镇总体规划设计。经过多次专家审议论证,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年1月《-年千童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完成,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年千童镇被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七部委命名为国家重点建制镇。

同时为全力提升全国重点建制镇形象,我镇深入挖掘千童文化优势、区位优势,以打造“饶安古邑、魅力千童”为目标,年投资20余万元,拍摄宣传片《饶安古邑·魅力千童》,融入千童文化、冀鲁边红色文化元素,全面提升千童镇形象和知名度,提高了千童镇的整体外向力和吸引力。年,抢抓旅发大会机遇,投资一亿元的千童东渡遗址公园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对千童镇旅游业发展及整体城乡发展水平起到有力推动。

2、严格规范,提升品位,高效能管理小城镇,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目标。

为全面抓好小城镇建设工作,千童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通过召开一系列的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让广大的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多次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及部分村支部书记到黄骅市常郭乡、乐陵市西段乡和韩集镇薛堂村等城镇建设成绩突出的乡镇进行考察调研,对比标杆,借鉴经验,探索适合千童镇的城镇发展之路。结合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及精准扶贫村庄建设,确定了5个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片区和18个重点示范村,千童镇作为全县环境整治示范乡镇正在积极推进打造。

3、创新机制,多元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高标准建设小城镇。

近几年来,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我镇多方筹措先后投资余万元,改造新建公路5.6万余米,修建排水沟近两万米,建文化广场7处,安装节能路灯余盏,粉刷墙体11.6万平方米,制作文化墙余块。安装路灯余盏,全镇29个行政村均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新建日供水立方集中供水厂一座,新建小学、幼儿园4座、中心卫生院1座,全镇村级连接线全部实现高标准硬化,打造了三荣、镇区等五个精品示范区,西南院、陈庄、西荣等18个精品示范村,带动了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完善了城镇硬件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人饮、出行、上学、就医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4、依托优势,主攻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目标。

立足千童文化优势,坚定不移地突出文化产业主导地位,以千童祠和千童牡丹园为主要着力点,带动小城镇建设。一是稳固发展现有产业。年,我镇成功引进了投资3.5亿元占地亩的千童牡丹园项目,目前投资达1.5亿元的一期主体工程已完成,计划明年开园营业。同时,抢抓年全市旅发大会机遇,投资1.2亿元,占地亩的千童祠升级改造项目——徐福东渡遗址公园将于今年9月份主体竣工,为千童文化争取到了难得的投资开发机遇。结合两个景点形成千童文化旅游专线,打造我县靓丽文化旅游名片。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9月,召开“众擎易举招商行,勠力同心促振兴”为主题的招商活动,包括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江苏徐州重工集团等80余家重点企业参加招商会,共签约重点项目3个,签约金额达5.6亿元。

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在抓好重点大项目引入的同时,我镇加大特色产业调整力度,紧紧围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和特色小吃“四特”目标,初步形成“南边瓜果北边菜,中心辐射加工业”的区域化布局,一大批符合千童特色的产业孕育而生,村经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升。

4、优化整治环境卫生,满足农民舒适生活需求,引领本乡镇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中“生态宜居”目标。

由于多年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习惯,环境卫生问题成为小城镇建设的最大瓶颈。旅发大会沿线环境整治情况:自三月底开始,开展了老旧牌匾清理、环境整治行动,通过3月24日集中行动和多次镇村联合行动,5月18日,千童镇召开“旅发大会千童片区公路沿线环境集中整治大会”。沧乐线、武千线沿线11个村所有“两委”成员、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土地、城建、供电所、派出所、环保、安监办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根据两条线路,分两个专班,书记镇长分别任组长,人大主席和主任科员任副组长,会议根据两侧所有商铺营销点落实责任到人,形成四级包联责任体系。6月份以来,针对沿线环境整治,书记镇长亲自带队,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开展了每日七点的晨扫描活动,下狠功夫啃硬骨头,督促帮助沿线各村进行门店清理及垃圾清理。目前完成了武千线、沧乐线、一号公路两侧.86亩的通道绿化土地流转工作;完成了2.7公里武千线、2.5公里沧乐线两侧门店牌匾、路口标识、林地空地、亮化工程测量设计摸底工作,共退店经营15处,拆除违建28处,清理违规牌匾余处。同时持续对沧乐线、武千线两侧垃圾进行细致彻底清理。乡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优化,增加了乡村居住的吸引力。

三、工作中存在问题及下一步举措

十九大以后,千童镇以推进小城镇建设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实现了特色小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是还存在很多局限和阻碍:由于千童镇是农业乡镇,缺少建设用地指标,城镇发展与项目落地均受土地指标制约。部分村民对小城镇建设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情况也很大程度存在。同时特色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筹资渠道较单一,镇财政困难、基础设施欠账多,拖了城镇建设后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