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7日讯今年以来,德州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期举行的上半年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现场观摩会,大家普遍感受到,各县市区虽然基础不一、条件各异,但都展现出良好的干事创业热情和劲头,基础条件较好的在加压奋进、勇争一流,基础和条件差一点的不甘落后、奋起直追。
有的县市区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当好京津及省会的高技术产业转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本次观摩项目中有20个来自京津冀,占到全部观摩项目的三分之一。有的县市区聚焦特色产业做文章,不断发挥和挖掘传统优势,积极在培强、培新、培精上下功夫、找出路,通过大力建设补链强链项目,产业聚集度不断增强。有的县市区大胆探索创新项目建设模式、招引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更加注重发挥平台作用。有的县市区坚持用改革思维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观摩中大家深刻体会到,在建设大项目、推进大投入上,必须改变传统的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大胆运用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精准对接市场资源,才能有效解决“项目如何招引”“产业怎么培植”“要素怎么配置”等问题。要创新招商方式和惠商政策,多用专业机构力量,善于借助外脑外力,系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各县市区围绕优化环境纷纷出台特色做法、创新模式。禹城市创新“项目经理”责任制,从洽谈到竣工分解为21道“工序”,每完成一道“工序”标红旗示意,所有项目一张图表、上墙排名。庆云县推行工建项目审批“六证联办”,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乐陵市实施“护航兴企”行动,选派25名机关干部到重点企业挂职帮扶。宁津县成立抓落实工作专班,建立“3+X”两级责任清单、“二次催办”、干部落实“红黑榜”等制度。平原县推出项目主辅并行审批等12项服务举措,当地联化二期项目把审批用时从45天压缩到8天,泰鼎新材料公司技改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运河经济开发区推出“项目管家”服务模式,出台重点项目和企业补助奖励10条措施。德城区建立企业“直通车”制度、“1+2+3”政务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区级项事项帮办代办全覆盖。
在总结评议会上,德州市委书记李猛提出,要筑牢“稳”的基础,激发“进”的活力,守住“保”的底线,鼓足“干”的劲头。下半年,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盘点各项工作,咬定目标不放松,以做好自己事情的“确定性”,对冲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全力冲刺三季度、决胜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闪电新闻记者王佳亮德州台陈焓王荣亮张予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