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丰景金丝小枣枝头挂,枣农金秋喜丰

记者田汝晔王开智“打枣喽,开杆喽……”9月21日,在乐陵市朱集镇的万亩枣林里,前周村党支部书记周之军高喊着口号,枣农们也跟着他一唱一和,挥动着系着红绸的竹竿。成熟的小枣纷纷从树上掉落下来,枣农们提着篮子和簸箕捡枣、收枣,大家伙儿望着红彤彤的小枣喜笑颜开,枣林里一派喜获丰收的景象。金丝小枣看乐陵,乐陵小枣看朱集。作为乐陵金丝小枣的主产区,朱集镇实行网格化管理、企业化运营,并对枣树进行品种改良、产业规划。今年,金丝小枣鲜枣的售价在四到五元,较去年亩均增产30%以上,总产量预计可达万斤。这一串串可观的数字,让枣农们感受到乐陵金丝小枣的招牌越叫越响。朱集镇的万亩枣林里,枣农们挥动着系着红绸的竹竿打枣整建制流转,枣树更多了“今年真是特别丰收的一年,你看小枣结得多密啊。”周之军看着枝繁叶茂的枣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难掩喜悦之情。作为土生土长的朱集人,今年51岁的周之军在枣林长大,见证了乐陵金丝小枣的兴衰。乐陵种植枣树的历史非常悠久。枣树具有极强的耐忍性,可连年丰产,被枣农们称为“铁杆庄稼”,是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好像谁家没枣树,就不是过日子的人家一样。”周之军回忆,上个世纪80年代,金丝小枣一斤就可以卖到四五块钱,一亩枣林的收入能抵得上五亩庄稼地的收入,基本上每个枣户都是“万元户”。年,收枣季节的那场大雨,对枣农们来说可谓是致命的打击。连续半个月的阴雨天,让成熟的小枣几乎全烂在了地里。“那一年就是白忙活了,枣收不上来,价钱更不行。”烂在地里的小枣,让枣农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种枣的辛苦只有枣农们知道,对枣农来说,一年四季都是闲不住的。“春天剪枝施肥,五六月除草、防治病虫害,七月份树下清理,八九月份张罗着打枣。”小枣的收成不好,枣农们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更舍不得管护和投入资金,甚至一度出现枣树的“撂荒热”。枝繁叶茂的枣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这片枣林扔得太可惜了,我们不能不管枣树。”在周之军看来,枣树更像是朱集人的根和魂。所幸的是,这一情况在年迎来了转机,朱集镇选取全镇19个村作为试点,探索合作社统一管理模式,重点围绕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技术指导、采购等环节开展工作,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销售“三统一”。年,前周村成立同创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年后,该合作社总收入达80多万,平均一亩地增收了多元。如今,周之军对种枣更有了底气,乐陵市探索实行了“网格化管理、企业化运营”小枣产业发展新模式,朱集镇核心区10万亩枣林全部流转到国企乐陵市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每流转一亩土地和枣林,枣农拿到的钱比以往入社还要高,每亩枣林企业给枣农元保底费,年底根据具体收益进行分红,国企、管护公司、合作社、枣农,按4:2:2:2进行分配。这样一来,以往撂荒的枣树渐渐又多了起来,枣树给枣农们带来的收益也越来越高。专业团队管护,枣儿更红了“今年是真的风调雨顺,赶上了好天气,我们枣的质量也上去了。”大常村党支部书记赵云海随手摘下一颗小枣,咬上一口嘎嘣脆,“咱的小枣富硒,营养价值很高,这两年品种一改良,品质更好了。”在赵云海眼中,乐陵金丝小枣的好品质源于它核小皮薄,肉质细腻。待小枣半干后掰开,可以清晰地看到果肉之间的缕缕金丝,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丝小枣”也因此而得名。今年小枣大丰收,枣农乐开了花要想小枣口感好,改良品种和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枣树种植核心区,朱集镇实施全域化保护,通过“去杂树、栽新苗、搞流转、重托管”等措施,去掉杂树、杂草、病株,全部栽植金丝4号、元红、无核等特色优质品种,并采用矮化密植、绿色栽培先进技术,建设万亩高效栽培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小枣品质和附加值。“像金丝4号小枣的果型是长长的,肉厚核小,口感甜脆。”赵云海告诉记者,金丝4号并且抗风、抗病性强,打破了遇雨裂果的瓶颈,最重要的是,金丝4号小枣的亩产达公斤,每公斤售价大约50元,这比传统品种小枣的收益高得多。如今,朱集镇将10万亩枣林分成四大片区,每个片区按照亩枣林规模划分成小网格,每个片区都有管护经验丰富的人员具体负责,根据枣树需要按时开展修剪、喷药等工作。每个片区成立一个管护公司,选聘工作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管护长。“我们通过开发公益岗,将原来的枣农变为护林员,实现由群众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督的转变。”朱集镇人大主席吴霞介绍,相较于过去独门独户的管护,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方式更能推动小枣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这几年的经验摸索,咱枣树上有收入,树下咱也得要收入。”说起枣树管护,赵云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枣树林间种植油菜,一亩地能收大约斤,“除了鲜菜,油菜籽能卖3块钱一斤,我们也可以自己榨油。”赵云海预计,除了正常收枣,每亩地能多收入多元。除此之外枣树林间还种植了芍药、牡丹等,这片枣林成了名副其实的“红玛瑙”。一颗小枣百样吃,枣儿更甜了“日食三颗枣,医生不用找”,是对金丝小枣营养价值、市场价值的真实反映,金丝小枣的收成好、品质优,自然不愁卖。相较于过去售卖干枣,如今朱集镇主打鲜枣和干枣同时销售。朱集镇与乐陵市邮政局合作售卖鲜枣,“通过优储的方式进行鲜枣预售,拉长金丝小枣的销售时间,可以拓宽枣产品销售网络,目前走货量还是比较大的。”去年鲜枣成功卖出2万单,“今年产量和品质上来了,我们单量预计比去年还要好。”吴霞说。前周村枣农们望着红彤彤的小枣喜笑颜开除了鲜枣销售,朱集镇还和乐陵市德润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小枣的收储协议,保证丰收的小枣能够颗粒归仓。“我们企业就是利用金丝小枣药食同源的特性,和一些专业的科研院所枣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我们这些新的产品,相比原生枣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五到十倍以上。”乐陵市德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姣姣说,乐陵市德润食品有限公司围绕着枣的“百样吃”,开发出夹心枣、枣脯、枣茶、枣蜜、枣酒、枣醋等八大系列20多种产品,通过引进、培育枣产品深加工企业,真正把小枣“吃干榨净”。“我们以前做的多是传统类枣产品。如今加大科技投入,开发了健康类枣食品、枣饮品,咱们金丝小枣就是主要原料。”王姣姣提到,如今生产阿胶枣、免洗红枣、红枣礼盒、浓缩枣汁等系列产品,年可加工小枣1万公斤,产品畅销国内30多个城市,依靠精深加工,推动乐陵金丝小枣从传统低端市场走向了更高端市场。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