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葫芦
想到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想起了去安徽寺院吃的粽子,想起了当年在那里住的那段时光。
寺院坐落在一个地方山清水秀,四面环山的地方,山上栽着竹子。袅袅炊烟,鸟儿呢喃。
寺院里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我到了时候晚上六点了,一个老师给我做了一碗面条,里面加的绿油油的小白菜,外加一盘小白菜,可能太饿了,我吃了两碗面条。
第二天清晨做完早课,义工老师们自己把饭做好了,有大米饭,面条,糯米的艾团子,有包好的粽子。师父给我了一个大粽子,我扒开一看里面加了红枣,葡萄干,还有花生仁,吃一口软软的甜甜的,再吃第二口甜而不腻。粽子不是很大,各种口味的都有,小巧玲珑的放在盆子里,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
粽叶是自己采摘晒干的,糯米是四方供养的,当年的新糯米。红枣是有名的乐陵小枣。这样的食材配在一起,简直就是纯天然的绿色食物。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屋顶上的稻米要收起来,我和老师们一起装稻米。在装稻米上,我反而成了老师。在家里看着父亲装过麦子,所以知道怎么干。先拿一个笤帚把稻米扫一块,用铲子一铲一铲的堆在一起,堆成小山丘是的。最后用簸萁把稻米装到塑料袋子里,留出扎绳子的空隙,我们几个人忙乎着,我都大汗淋漓了,我头上扎着一个围巾,穿着师父的衣服,看上去就像一个农民。
师父不断的夸我,你别说还真是干活的样,没想到的,这样收稻米,虽然很累,却是最充实的时候。
寺院每一天都有义工老师做饭,锄地,干活,我最喜欢的就是院子里的压水井,压出来的水清凉,水烧开特别的甜,师父说属于地下水,没有一点污染,矿物质丰富。我学着义工老师干活的样子。也压了两桶水,用水去浇菜园了。
虽然过去六年了,但是从未忘记过在那里学习的时候,忘记过那里的一草一木,还有那里朴实无华的老师们对我的关爱。
作者简介:金葫芦,本名张红,出生在中国济南玫瑰之乡。自幼酷爱文学。曾在市县级报刊发表散文、小说多篇。现为平阴县作协会员,传统文化优秀讲师。
壹点号蓝眸文学视角
壹点号次第花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