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王”的故事
原乐陵县周尹村(现划为庆云县后张乡)西南,有一棵古老的枣树,它像泰山上的青松一样,屹立于枣林之中。树高十米多,树粗需五个人才能合围。一般年景,可产鲜枣二百斤左右,人送“枣树王”之美称。对这棵“枣树王”的树龄,众说不一。有人说,春秋战国时,鬼谷子领着他的两个徒弟(孙膑、庞涓),曾云游此地。鬼谷子想试探一下他俩谁的才华大,说要吃“半尺枣”。庞涓一听,直摇头摆手,连说:“难!这么大的枣,世界上是不会有的。”孙膑却一声不语,摘一颗半红的枣子,给了老师。鬼谷子接过枣子微微地笑了,知道孙膑聪明过人,才决定传给他绝密天书。孙膑摘的那颗“半赤枣”,相传就是这棵“枣树王”结的。还有的说,隋末唐初,瓦岗军名将罗成路过此地,曾在这棵树下拴马歇息。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摘自《中国林业》年)
乾隆亲赐枣王牌匾
相传乾隆皇帝六次出巡下江南。一次因避江洋大盗,同侍卫日夜兼程。一日,途经乐陵城西南杜家村,品尝乐陵金丝小枣,赞不绝口,亲赐“枣王”牌匾挂于树上。回京后,随命选金丝小枣送宫廷做御膳用。
(摘自《卫生与健康》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