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历经千年依然内外兼香;
有一种味道让蝴蝶都会爱上厨房;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驻足杨安,唇齿留香;
杜甫五柳鱼,中山四物汤,山水相望,时光流淌。
即使浮世清欢,也终究烟火缭长。
山重水复的流年,风尘起荡的人间。
梦里杨安,青梅煮酒的暗香时光里,
自由徜徉,沉醉悠扬。
也许你曾走过万水千山,也许你曾游历齐鲁大地,但是,你可能没有去过那些充满灵性而又很有“味道”的小镇。
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嫦娥奔月”的传说在这里传唱,杨家将曾在这里安营扎寨、保家卫国,穆桂英在此挂帅,大败辽兵,故得名“阵”(镇)。
这里,地处鲁西北平原,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和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
这里,特色鲜明、潜力巨大,全国调味品在此积聚,被誉为“世界味都”、“调味品第一镇”。
这里,向全世界发布首个调味品指数,发布山东省首个镇级乡村振兴规划,成为乡镇振兴齐鲁样板的“率先突破区”,万众瞩目。
这里,就是山东省调味品特色小镇,德州市经济强镇,乐陵城市副中心—杨安镇。
人文荟萃底蕴深厚
杨安镇位于乐陵市城区南9公里处,总面积88.47平方公里,耕地7.6万亩,辖83个自然村,人口约5万人,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调味品协会命名的“调料第一城”,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山东省第三批特色产业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也是山东省文明村镇。全镇近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调味品及相关产业。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既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助推器,杨安镇立足产业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培育乡风文明。在“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的基础上,规划建设2万平小镇会客厅项目,对调味品产业文化进行再挖掘、再整理、再保护,拓展产业文化链拓展,讲好舌尖上的故事;收集、整理杨安镇“嫦娥奔月”“杨业练兵”古老传说,深入挖掘省级龙山文化遗址“惠王冢”“夷王冢”、百年大教堂、禹氏祠堂等资源,丰富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乡村文脉。
优质的地理气候特点。杨安镇地处鲁西北平原,紧邻乐陵市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杨安镇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鲁西北优质粮棉重要产区,同时依托调料市场建立起辣椒、大蒜、花椒、无公害蔬菜、名优特稀调料生产基地,特别是辣椒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12个品种,是德州市创汇农业基地。
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两条省道在杨安镇交汇,德滨、京沪两条高速穿境而过,高速出口距离镇区仅1.5公里,南邻德龙烟铁路客货运站,距离京福铁路和京沪高铁德州东站和沧州站60公里。可“40分钟到济南国际机场,70分钟达天津、分钟抵北京”;是连接北京、天津、济南、德州等大中城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历史上就是冀鲁边界的物资集散地和商业重镇。
优越的精品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做大特色旅游,打造国家3A级“味道小镇”旅游项目。通过将杨安镇特色调味品产业与特色旅游和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投资亿元,先后建设完成集休闲、美食、服务于一体的溢香大街、镇区人居河道环境改善项目,打造集生态观光、农副加工、民俗民情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围绕特色产业小镇策划、打造景区项目,实现杨安镇旅游开发“连片化”。建设完成以樱桃采摘区、观光采摘大棚、原始村落“农家乐”、“休闲垂钓”于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区。依托落成开放的调味品博物馆为引领,把北部的百年大教堂、中部的禹氏祠堂、碧霞湖水库风景区和南部的夷王、惠王冢遗址贯穿起来,构成特色旅游的主线。
味都杨安叫响全国
杨安镇因调料而闻名,也因调料而兴镇。调味品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兴于上世纪90年代中叶,已有30多年的历史,拥有全国最大的调味品集散市场,素有调味品第一镇之美誉。全镇拥有飞达、乐家客、庞大、乐畅、神厨、云海等调味品加工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2家。产品涉及辣椒、香辛料等调味品和脱水蔬菜、方便面料(酱)包等12大系列多个品种,畅销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行业集中度高、产业链条清晰广泛。这是当前杨安镇调味品产业的最大优势,全镇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10家,以飞达、庞大、乐畅等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企业占总量的12%;小微企业占到总量的25%;中小企业占到总量的63%左右,发展走势稳健,产品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目前,杨安镇已成为康师傅、统一、白象、华龙、双汇、雨润、金锣等十几家大型方便面和肉类加工企业最大的香辛料、调料包供应基地,市面上销售的每3盒方便面,其中2盒中的调料就出自杨安镇人之手,90%的火腿肠调料也是出自于杨安镇。
平台促发展,整合促提升。杨安镇致力打造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以平台促发展、以品牌促成长、以会展促经济、以整合促提升、以项目促融合,打出调料振兴组合拳,在黄三角调味品产业新城的基础上,建设调味品产业孵化中心、建设调味品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调味品研发中心。
集体发力,握拳共赢。建立调味品行业商会,发布全国首个调味品指数,申请“味都杨安”集体商标,打造绿色调味品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乐陵)调味品产业博览会,实现“产品展示与订货、销售相结合,展销与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展销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中科院、农科院对接,解决调味品原材料本土化种植问题;规划建设“百味乐园”项目,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杨安路径
年12月11日,《杨安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资讯发布会在济南举办,这是山东省首个率先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向社会发布的镇级乡村振兴规划。包含11章规划文本和5个工作方案、89项工作项目,暨“”的框架结构,独具杨安镇特色,即调味品特色小镇引领下的镇村一体、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杨安镇路径”。
多措并举,加速调味品产业振兴杨安镇打出调料振兴组合拳,加速推进调味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在黄三角调味品产业新城的基础上,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受益”的原则,科学论证、精心谋划,与安徽路网集团合作,建设调味品产业孵化中心,污水处理厂、调味品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调味品研发中心等设施也在陆续建设中,力争将杨安镇打造成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整合现有企业和品牌、主推中餐标准化建设、发布全国首个调味品指数,进一步提升“味道,杨安智造”、“味道从杨安镇出发……”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文化融合,引领新农村文化振兴。文化既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助推器,杨安镇立足产业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培育乡风文明。在“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的基础上,规划建设2万平小镇会客厅项目,对调味品产业文化进行再挖掘、再整理、再保护,拓展产业文化链拓展,讲好舌尖上的故事;收集、整理杨安镇“嫦娥奔月”“杨业练兵”古老传说,深入挖掘省级龙山文化遗址“惠王冢”“夷王冢”、百年大教堂、禹氏祠堂等资源,丰富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乡村文脉。
美丽村居,开启新农村生态振兴。涉及前石、王洪路、周家等10个整建制村,后石、小闫等13个部分村的杨安镇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搬迁安置工作全面率先启动;抢抓“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发展机遇优势,与山东建设大学合作,编制了《杨安镇年-年总体规划方案》,坚持产业园区与镇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杨安镇中心社区
农民培育,引领新时代人才振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杨安镇与山东建设发展研究院合作编制人才支撑政策、培育人才和发挥人才的具体措施,培育新型职业化农民。统筹资金万元,在中心社区内建设高标准乡村人才公寓,同时发挥企业优势,创造人才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就业平台,使人才引得来,留的下。择优选拔“新乡贤”人士名,充分发挥乡贤人士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人才“新渠道”。
股份合作,引领多元化振兴之路。党建是组织工作的基石,打造党建可视化项目,通过视频客户端党建立网络平台,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流而有为”,远程参与党员活动日等活动;建依托乐陵市调味品行业商会,成立商会总支部委员会,有效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管理无盲区、全覆盖,切实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调味品企业抱团发展;以堤北董村为试点,探索建立了“一强三治”乡村治理体系,以组织振兴为统领,带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保障机制,护航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总面积平米的杨安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即办、帮办、代办、协办、联办、督办等多项服务,实行一个窗口接件,一个窗口办理,一个窗口服务,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的“一站式办公”综合性服务模式。同时,在中心社区、崔刘社区、王寨子社区规划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园区内建设企业管理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把“一次办好”改革落到实处,切实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味都杨安,未来可期,味都杨安,为你喝彩!味都杨安欢迎您的到来!
来源:德州晚报
作者/来源:济宁晚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