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脱贫又解困乐陵扶贫专岗破题老大难

北京皮肤病专业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953855783569549&wfr=spider&for=pc

乐陵扶贫专岗破题“老大难”

7月12日清晨,乐陵市西段乡西崔村村民李书章从集市上回来,三轮车里装满了新鲜蔬菜和日常用品。不过,他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来到同村贫困户王本义家中。“王叔,起床了吗?今天上集买了点菜给你拿来了,还有点药品,放桌子上了啊。”李书章一边喊着一边进屋。

王本义今年81岁,常年患病,儿女都不在身边,急需要人照顾。与王本义一样,60岁的李书章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软骨病后遗症,干不了重活儿,不过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扶贫专岗人员,即为贫困户服务的贫困户。“虽然干不了重活,但买买菜、扫扫地都没问题。年6月,我加入了扶贫专岗,给咱村里的一些老人服务,每月还有收入,感觉特别有意义。”李书章说。

设置扶贫专岗,实现以贫“服”贫,是乐陵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先进做法。年,乐陵结合人社部门公益岗政策创新扶贫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设立扶贫专岗,聘请弱劳动力的贫困人员,就近帮扶老弱病残等特困人员,同步破解脱贫与解困两大难题。

“量体裁衣”设岗

蹚路“互助扶贫”

说起创新扶贫专岗脱贫模式,乐陵市扶贫办副主任王玉强感触颇深。

他介绍,乐陵辖9镇3乡4个街道,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56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通过精准识别,全市共有省扶贫工作重点村6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是鲁西北地区脱贫任务较重的县市。“贫困人口多,体量大,且情况较为复杂,不知道如何下手,是扶贫办成立之初面临的巨大挑战。”王玉强说。

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全市贫困情况,扶贫办在落实国家扶贫政策的同时,深入一线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在贫困户中,弱劳动力特征和失能半失能特征的贫困户比例比较高。第一个群体性特征是部分贫困人员的弱劳动力特征,具体表现为年龄偏大、体能下降、缺乏劳动技能、受家庭拖累较重等,出不了远门、进不了工厂、干不了重活,难以通过市场化的就业岗位脱贫,赋闲在家,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第二个群体性特征是部分贫困人员的失能半失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老弱病残幼等深度贫困群体,基本生活难以自理,日常照料缺乏保障,生存和生活条件长期恶劣。

“调研中,很多同志反映,一些贫困户享受国家政策后,都能满足脱贫条件,但有的年纪大、身体残疾的贫困户存在‘有钱无处用’的情况,家庭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只是数字上的脱贫。”王玉强表示,前期的扶贫工作,重点主抓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政策兜底,老弱病残幼等深度贫困群体或已脱了贫或还未脱贫,但都普遍存在着生活照料、身心关爱、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特困需求,脱“贫”而不解“困”,属于困中之困,解困难度非常大。如何基于弱劳动力特征,挖掘深度贫困群体的劳动力资源、激发内生动力,以及如何基于失能半失能特征,满足深度贫困群体的特困需求,是亟待破解的两个难题。

一次座谈会上,乐陵市人社局负责人谈到公益性岗位的做法,市扶贫办提出,能不能做一下结合文章,开发一种类似公益岗类的岗位,让弱劳动力特征的贫困户加入,就近照顾失能半失能特征的贫困户?每月政府给予补贴,这样既能解决失能半失能特征贫困户无人照顾的现状,又能增加部分贫困人口的收入,还能让包村干部、村干部从“实时盯靠”中解放出来,投身到产业扶贫、落实政策中去,进一步实现统筹安排,激发脱贫活力。

乐陵市围绕破解深度贫困群体“脱贫”与“解困”两大难题,通过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和一线调研,探索“村级扶贫专岗”推行互助扶贫的新路径。自年4月开始,经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规范提升,通过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制度保障,推动村级扶贫专岗走向常态化、制度化运行。

岗位、服务送上门

脱贫、养老不离家

在乐陵市朱集镇,有一对“兄弟”特别出名,他们就是后周村的王志臻和王志英。然而他们并不是亲兄弟,而是该村两名“在岗贫困户”。

“我和志臻哥是年3月参加的扶贫专岗,村里加上我俩一共10户贫困户,我们各包保4户。”王志英说,每天他们都结伴到贫困户家去,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华介绍,该村的10户贫困户中,除王志英和王志臻60多岁外,其余的都是80岁左右的老人,大多身体常年有病,“一开始找到他们,他们觉得丢人,不愿干,现在干得比谁都好,贫困户满意度也最高。”王金华说。

▲王志臻和王志英为服务对象晾晒棉被

王关升今年82岁,和老伴一起生活,因常年身体不好,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是王志英的包保对象之一。王关升年在北京当兵,年回到乐陵,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好,是老伴照顾家里。前几年老伴意外摔伤落下病,出去买菜买药很不方便。“多亏了咱党的好政策啊,志英和志臻几乎天天来家里看看,问问需要啥,还给打扫院子、洗洗涮涮,你看这院子多干净。”王关升说,自从王志臻和王志英照顾他们以后,感觉家里也热闹多了,老伴的精神也好了,日子也会越过越好。就在前些天,王志臻和王志英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贫困户王新臣家里老化的电线开始打火,马上关闭电闸,第二天一早就帮着他们修好了,避免了一次火灾的发生。“既然咱干这份工作,就要有责任心,服务贫困户尤其是老人,最重要的是细心,除了给他们买菜打扫外,还要保证他们的安全问题,让他们安度晚年。”王志臻说。

不光是王关升,胡家街道王程站村91岁老人宋秀英也对扶贫专岗特别满意。7月16日,记者来到宋秀英老人家中,虽然院子不大、房屋不新,但给人感觉特别干净整洁。由于年纪大了,只能用板凳当拐杖走路,看见有人来做客,老人特别高兴。说到扶贫专岗,宋秀英赞不绝口:“这么多年我都是一个人过,无儿无女,身体也不如以前了。明升经常上家里来,还给打扫院子,买菜做饭,收拾屋子,房子也整修了,现在觉得日子好过多了。”

老人口中的“明升”,是该村贫困户张明升。张明升今年64岁,身体比较硬朗,也能种地打工,但由于两个哥哥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不能出远门挣钱,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差,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年,张明升进入扶贫专岗,服务3户本村的贫困户,“我服务的大都是村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特别需要人照顾,咱身体好,能给他们干干活,都是乡里乡亲的,政府信任咱,咱必须得把这事儿干好。”张明升说。

▲张明升为宋秀英老人打扫屋子

王程站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忠表示,该村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比例大,需要有人时常照顾,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牵扯精力较大,几乎没有时间考虑村里发展问题。自从设置扶贫专岗人员后,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这一压力,“他们可以每天到户家看看,能帮忙的立即办,实在办不了的再通知村里解决,让村干部腾出手来谋发展。”张新忠说,目前,该村响应街道号召,利用省道两旁机动地,种植法桐等苗木,增加集体收入,推动产业振兴。

扶贫专岗怎么样?贫困户说了算。“扶贫专岗设置以来,得到了各方好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专门批示,表示应在全国推广这种模式,同时也得到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点赞’,最重要的是让广大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王玉强说。截至目前,乐陵市共开发设置了村级扶贫专岗个,覆盖个村,帮扶贫困户户、人,带来了“照料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连锁效应。

立规矩定尺子

扶贫专岗标准化

“我们为户家服务,不仅是简单地帮助他们买菜扫院,还得按照各项标准,对一些不规范的方面进行整改,比如卫生、房屋设施等。”胡家街道齐油坊村75岁的贫困户苏连第说。

▲苏连第为贫困户打扫院落

胡家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杨彦霞表示,街道根据全市标准化要求,对扶贫专岗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培训,医院等单位专业人员讲解如何照料病人,并进行现场演练,提升专岗人员的护理水平,保证服务质量。

经过3年多的探索实施,村级扶贫专岗模式日臻成熟。市扶贫办从细处着手,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了“村级扶贫专岗”的各项标准,包括8项上岗人员聘用标准,解决“哪些人可以上岗”问题;7项被帮扶对象纳入标准,解决“为哪些人服务”问题;19项上岗人员服务标准,解决“服务什么、怎样服务”问题。常态化开展“5+N”服务,即:“每三天清理一次卫生,每周晒一次被子,每周洗一次头发,每两周剪一次指甲,每月理一次发”,并根据被帮扶对象自身条件和文化程度,开展“洗一次澡、听一场戏、看一场电影”等活动,受到了帮扶对象的一致好评。

围绕“选、聘、用、管”4个关键,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即:县级管理中心、乡镇管理办公室、村级服务站。坚持“因人设岗、因需设岗、精准安置”,充分考虑贫困户的劳动意愿、劳动能力和被帮扶对象脱贫解困的实际需求,使“村级扶贫专岗”人岗相适、供需精准。建立健全技能培训机制,定期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提升专岗人员服务水平。

“我们围绕‘谁来管、怎么管、怎么促、怎么看’等问题,制定一系列制度,保障该项工作顺利进行。”王玉强介绍说。为此,乐陵市建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任召集人,扶贫、财政、人社、民政等15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专岗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乡村三级村级扶贫专岗管理机构形成了上下贯通的联系管理网络。以《关于规范推进扶贫专岗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为遵循,将村级扶贫专岗列入各级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健全组织、完善政策、明确重点、细化标准、强化保障。

同时,乐陵市依照前期运行情况,制定了村级扶贫专岗岗位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对上岗人员服务开展10分制满意度调查,保障专岗人员上岗时间、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对满意度调查综合得分低于8分的,进行再培训;对连续两个月低于7分的,予以解聘,树立了勤劳者多得、多劳者先得、不劳者退出的正确导向。

来源:今日乐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