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网
为充分发挥区域评估“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的作用,方便工程建设项目应用区域评估成果,实现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最大化,共享区域评估改革红利,近日,乐陵市编制并印发了《乐陵市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试行)》,实现区域评估成果应用转化,高效助推项目建设“快落地”。
据了解,区域评估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乐陵市规划编制、开发时序和建设实施情况,结合优势产业,综合考虑园区产业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多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以乐陵市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智造园、乐陵化工产业园、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星光国际食品产业园、国际体育产业园六大园区为载体,对六大园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压覆矿产资源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水资源论证评价、地震安全评价、气候可行性评价、文物资源评价、节能评估、洪水影响区域评估等10大审批事项实施统一的编制和审查,经过各方努力,年10项区域评估均完成评价批复工作,洪共完成区域评估面积29.34km2,拨付区域评估专项资金余万元。
为实现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最大化,共享区域评估改革红利,年乐陵市创新编制了《乐陵市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试行)》,详细介绍了各区域评估使用办法和流程,邀请省内各领域专家进行评审完善,并将已完成区域评估成果上传至乐陵市门户网站、山东省政务服务网(乐陵)进行公示,项目建设单位可登录上述网站查询下载应用。从此落户上述园区的建设项目在相关审批上均可享受园区内“区域评估”的成果。入驻园区的单体建设项目,可不再进行单独评估评审或简化相关评估评审环节和材料。《指南》的编制,大大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促进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山东安井食品有限公司在办理水土保持审批事项时,按照以前的审批模式,建设企业办理“水土保持区域评估”需要在提交《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之后,由审批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评审会后,建设企业需要再根据专家意见对文本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交于审批部门出具批复意见。整个审批过程需要经过受理、专家评审、修改、批复几个环节,至少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通过落户的经济开发区已获批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因此该项目提交申请资料后,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批当天便可拿到批复。
通过区域评估应用指南的制定使用,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压减45个工作日,审批成本有效节约20%以上,目前,乐陵市区域评估成果运用项目数达75个,累计节约企业成本近万元。已将区域评估纳入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乐陵市将继续深入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推动各开发区做好区域评估成果应用工作,确保成果应用精准、规范、高效,切实惠企惠民,助推乐陵市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