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乡镇中心校的由来,一些老教师都知道,就是以前的乡镇教育办演变而来的,有的地方叫教育组,有的称教办室,就是负责管理一个乡镇各个中小学的机构,负责人有的地方叫教育助理,有的地方称为主任,从九十年代末开始的机构改革,这些乡镇单位也面临着机构精简人员精减,由原来的教办室改名为乡镇中心校。
笔者作为一名在乡村学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也曾经在中心校工作过,知道他们的工作内容,对此比较了解。为了精减多余人员,让更多的富余人员充实到教育教学一线,很多地方就把原来的教育组,合并到乡镇中心小学或者中心中学,有的直接就叫做中心学校,简称某乡镇中心校,其校长既负责管理自己学校的事情,又要管理全乡其他的中小学,配备有中心校校长、教育干事有的地方称为教育专干、财务会计等人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又有很多地方的中心校逐渐独立出来,有一个比较尴尬的名字。说是某乡镇中心学校,但是这个学校里一个学生也没有,有校长有专干有会计,还有其他多少不等的老师,别看它没有一个学生,它却是全乡中小学校的管理者,掌管着全乡学校的财务及人事调整与分配,也掌管着全乡教师的评优评先和晋职晋档,并且这里的工作人员不上一节课,但他们的编制却挂在辖区内的各个中小学,有点挂狗头卖羊肉的意思。
说起老师们对中心校的看法,既有有必要的一面,比如,有了中心校的存在,就能够把全乡的各个中小学联系在一起,各项任务和工作,都能做到统筹安排。但是,更多的是存在弊端的一面,比如,一个有八九所学校的偏远乡镇,本来就面临着教师短缺的严重问题,而中心校就有十多位工作人员,比一个小学的教师人数还多,一个人的活儿三个人干,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
中心校人员的编制都在辖区内的学校里,其本质身份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小学教师,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想办法挤到了中心校工作,一则工作清闲无教学压力,二则好歹算一个管理学校管理老师的地方,存在感还是满满的,占用着学校的编制,享用着学校的晋职晋档指标,却不为学校上课干活,甚至,还和其他老师争夺晋职名额,利用自己在中心校工作的条件,挤占或挪用本属于其他老师的指标,这样其他一线老师难免会有意见。
中心校既然是一个管理着各个学校的单位,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办公经费,他们所有的办公开支,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开销,最后都会变通到各个学校的账户上,各个学校本来就不多的教学经费,遭到各种名目的克扣与干扰,作为被管对象,每一所学校都不敢反驳。此外,教师晋升职称和工资晋档时,也会遭到中心校的种种阻碍,不懂得意思的老师,很难得到晋升指标。平时的各种检查,评优评先等活动,也都是他们说了算,背手腆肚指指点点狂刷存在感,很大程度上,很多与教学无关的东西,影响和束缚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很多地方,已经着手取消或精简乡镇中心校,使中心校真正成为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老师的教育管理机构,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教、学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