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戴荣里
想象陕北的黄土地上,千万颗大枣悬挂在树上的磅礴气势,该是多么壮观、美丽。这是自然的造化,这是地域的风骨,这也是岁月的沉淀!
自幼喜欢吃枣,不是因为缺枣,而是因为大红枣相对于其他枣更少见。平时吃的是漫山遍野疯长的酸枣。酸枣这东西吃几颗可以,如果吃多了,就会倒牙。酸化后的牙齿,无法咬食硬硬的煎饼,所以乡下人大多喜欢吃大枣。大红枣是通过酸枣树嫁接来的。聪明的祖先嫁接了这种枣儿,让现代人时常能享受到大红枣的味道。农村办喜事铺床,会在床上、被褥里放上红枣、栗子做吉祥物,有“早立子”之意。人类善于浮想联翩,借景生情。运用自然物的品质规划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修养,也是人类的机敏所在。石榴籽象征团结、乌鸦象征凶恶、鲜花象征美好……人类在与自然的对照中,反观着自身德行的高下。
我喜欢吃枣的感觉,是因为那一份香甜。无论是脆枣的爽甜,还是乐陵小枣的糯香,抑或新疆大枣的憨甜,都带着自己特有的味道。都说品牌就是差异化,文化是沉淀的结果,对形形色色的枣子来说,虽不能说都十分喜欢,但起码我不排斥。有一种冬枣,吃在嘴里嘎嘣脆,既香又甜,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人间美味有红枣,好像看书突然遇到了闪光点,划船巧碰鱼儿跳到船舱里,沙漠中行走见到一泓甘泉。陕北大红枣的优点,在于它憨大唯美的红色,在于它香甜可口的果肉,在于它绵软悠长的口感。每次吃到大红枣,都让人心底涌上爱自然的暖流。
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是我科研交往意义上的朋友。各地的农产品,她如数家珍,也乐于传播,枣子就是其中重要的主题。各种形状的枣、各个地域的枣,只要听她讲述起来,犹如讲童话故事一般。如今,我只吃过她所讲述的很少几种枣,真是枣外有枣,天外有天!因枣而生的产品,可谓层出不穷。去核干枣、枣酒、枣醋、枣脯、枣泥、枣糕……相比而言,我更喜欢离大自然最近的陕北大红枣。这大红枣的好,首先在于其天然去雕饰,能让人有一种原汁原味的感觉。
陕北有几个文友,每年都要寄来陕北大红枣。每次吃枣前,我会拿一颗在手中,仔细端详,反复品味,好像审视一本好书。你看这大红枣啊,身上泛起轻微的皱纹,好像害羞人微微的笑意;越往下越大的身材,优美的弧线,类似岩石上悬着的一颗大水珠,又像老村口古槐上挂着的大钟。想象陕北的黄土地上,千万颗大枣悬挂在树上的磅礴气势,该是多么壮观、美丽。它让你想起陕北的信天游、穿着红棉裤走在成亲路上的新娘……陕北之所以能以博大的胸怀,滋养了革命的力量,与民众拥有红枣一样的品格很有关系。每次用陕北小米合着陕北大红枣一起煮饭,香甜的味道会溢满厨房。这是自然的造化,这是地域的风骨,这也是岁月的沉淀!
有科研人员警告说,不要随便吃枣,越香甜的枣越不可靠。枣农会通过打药来催熟催大,那些早已不是原生态的枣了。每次在外面买枣,我会涌上满腹疑问。独独对这陕北大红枣,情有独钟。有时文友刚邮寄来,便随便一擦,急咬一口,绵软劲道有嚼劲。吃完枣肉,那枣核在口腔里再转上几转,也是难得的享受。陕北大红枣给人自然的享受,清甜、清香,像黄土地的颜色,匀称而阔远……
偏向于城市建筑的作家,
动情于哲学思考的工程师。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年10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