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陵一名的由来,并不是我们今天才开始探讨的,在唐代、清代都有这方面的研究和记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也就是说九一年《乐陵县志》出版以前,关于乐陵的来历,民间以及史料记载的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阿斗墓说。其二:乐成陵说。其三:四民安乐,大阜为陵说。其四:乐毅筑城说。那么,这四种说法那一种是合理的呢?下面,我们就逐一进行分析。
冀鲁边革命纪念馆内复原的乐陵城墙
首先“阿斗墓”说。所谓阿斗,就是刘禅,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
刘禅
刘备死后,刘禅继承蜀国皇位。刘禅于西晋泰始七年即公元年死在洛阳,同时葬于洛阳,也就是说乐陵并没有阿斗墓。但是,很久以来在乐陵的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城南五里冢村的一方高台就是安乐公阿斗的陵墓,并认为“乐陵”由此而来。关于此台,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山东省的考古人员到这里进行过挖掘考查,认为五里冢是原始社会晚期人类留下的遗迹,属于龙山文化遗址,并不是阿斗墓。
还有,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乐陵在西汉初年就已经建县,要比阿斗去世的时间早多年。所以说,乐陵不可能来自安乐公刘禅。
第二种说法,“乐成陵”说。“乐成陵”是东汉末年汉桓帝祖父的陵墓,汉桓帝在即位以前是河间王,封地在现在河北献县一带,他的祖父去世后曾葬于河间。桓帝即位后将祖父的陵墓改奉为乐成陵,而当地也被改为乐成县。这一说法仍然与乐陵无关,因为陵墓不在乐陵,而且汉桓帝即位的时间是公元年,比西汉初设置乐陵县晚了余年。所以,这种说法也不对。
汉桓帝祖父像
第三,“四民安乐,大阜曰陵”说。清乾隆时期《山东通志》记载:“乐陵,大阜曰陵;乐,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这样来说,乐陵,就是安乐的丘陵地区。这一观点,在九一年的《乐陵县志》出版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现在我们就分析一下,看看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九一年出版的《乐陵县志》
首先,关于“陵”字,我们知道,在汉初,今天的鲁西北一带被划为平原郡,所谓平原即“平而广博”、平坦而广袤的意思,乐陵地域同样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如果说因黄河泥沙淤积,域内形成几个土丘或者高地是可能的,但就全境而言,不可能属于丘陵特征的地形地貌,用“陵”字来概括本属于平原的乐陵,显然是不合适的。
乐陵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少有起伏
再看“乐”字,在乐陵建县的汉高帝五年即公元前年,发生了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件大事,一是十二月,项羽被困垓下,率领数百人突围,最后自刎乌江,这样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终于结束。第二件是刘邦在这一年的二月称帝,《汉书》记载:“高帝五年,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另外据《汉书》记载:“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就是说,高帝六年的十月,即这一年的第一个月,下令天下所有的县邑都筑起城池。这也说明,在此以前的高帝五年,天下郡县大都已经设置完毕。
这一年,四年的灭秦战争,加上四年的楚汉之争,一共八年的战争使得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而刘邦“与民休息”的政策也是刚刚推行,乐陵一带的人民不大可能立刻享受到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实惠,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显然据此而推断“安乐”也是不对的。很明显,关于大阜曰陵,四民安乐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
楚霸王乌江自刎
那么,还有最后一种说法,及“乐毅筑城”说。
关于这种说法,九一版《乐陵县志》有这方面的记述:“乐毅筑‘重合城’的说法,不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名称上来讲,与乐陵毫不相干,所以,这种说法不合理。”重合城,是汉代重合县的县城,位于今西段乡的张元标村附近,与汉代乐陵县城相距五十多里。如果说乐毅筑起的的确是重合城,那么,跟乐陵的由来当然没有关系。但是,乐毅筑起的真的是重合城吗?就此,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结果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志》找到了乐毅筑城的出处。《元和郡县志》是唐宪宗元和年间担任宰相的李吉甫撰著的,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理总志,被称为“地理鼻祖”,对后世影响很大。《元和郡县志》记载:“乐陵。本燕将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就是说,乐陵县的县城,最初是燕将乐毅攻伐齐国的时候筑起来的,到了汉代,本地设县,就以这座城的名字做为了县名。到此为止,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乐陵由战国时期乐毅攻齐筑城而来,并不是来自汉初,汉初所设置的乐陵县,只是延用了“乐陵城”的城名。“先有乐陵城,后有乐陵县”到这里我们初步知道了“乐陵县”的县名来自于“乐陵城”的城名,那么,“乐陵城”为什么取名“乐陵”呢?
乐毅画像
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应该回到战国,回到那场伐齐战争去寻找产生“乐陵”一名的历史根源。据《史记,燕昭公世家》记载:“燕昭王二十八年,即公元前年,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燕、三晋合谋以伐齐”。乐毅的军队,攻过边界,很快就来到今乐陵地域,作为战争常识,为了巩固战争成果,防止齐军反攻,首先应该建立“前沿阵地”,选择距离边界不远,并且又处于齐国都城临淄与燕国都城蓟之间直线大通道上中间位置的乐陵,筑城屯军,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为城取名,古人是怎样取名的呢?到也简单,一般有两个原则,一是依据姓氏、年代、事件、人物甚至愿望而取名。二是根据所处位置和地形取名,与山水密不可分,比如济阳、淮阴,山东、陕西等等。既然是燕国人起名,那么肯定要考虑这场战争,因为是建在齐国的地盘上,就要考虑彰显功绩、宣扬实力、震慑敌国的功效,彰显谁的功绩?靠谁震慑敌国?当然是军队的主帅乐毅,这就是乐陵的“乐”字的由来。有人可能要问,乐毅姓yue,而乐陵读laoling,怎么读音不同?
关于读音,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各国的文字,读音上当然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到秦代推行统一文字的政策。乐毅祖居今河北省灵寿县,这个地方在战国的时候先属魏国,后属赵国,相信当时乐毅肯定是操着浓郁的古代灵寿一带的口音指挥着他的军队,而各国在读“乐毅”这两个字的时候,虽然不会相差太大,但肯定也都有各自的读法。古人怎么读“乐毅”二字,现在也无从考证了,但从今天的人们仍然固执地保留先人的方音余韵来看,将“yue”读成“lao”应该是由方音所导致,当时人们将乐毅唤为“laoyi”也未可知。
乐毅伐齐
那么“陵”字怎样解释呢?古书《尔雅》解释:“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阜就是土山,这是陵字的本义。另外,在古代,大阜还有两种功能,第一,避难功能。因为乐陵地处黄河下游,水患特别严重,土山就成了人们用于躲避洪水的避难所。孔子编修的《尚书。禹贡》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说“在古兖州(今山东西北,河北东部一带),九条河都疏通了,人们可以从山丘上来到平地安居了。”也说明了当时丘陵的作用。第二,在古人的意识里面,高山是神灵的居所,也是人类与天神沟通的途径,对高山甚至土丘充满崇拜敬畏的情愫,所以往往将“陵”字用于地名,就像我们崇拜“龙”而把“龙”字用于人名一样。据统计,《汉书》中记载的县名约有多个,其中名字中带陵字的就有60多个,这是高山崇拜的必然结果。乐毅筑城当然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一是可以远离水患,二是战争期间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因此,“乐毅攻齐,择陵而城”,这就是乐陵二字的解释。
经过以上分析,公元前年,燕将乐毅攻伐齐国筑起乐陵城,汉初根据此城设立乐陵县。“乐陵”二字的含义,并不是“四民安乐、大阜曰陵”,而是“乐毅攻齐,择陵而城”。
来源:《乐陵春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