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海峰
本报通讯员贾鹏
时近仲夏,德州乐陵化工产业园内,山东凯瑞英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医药中间体产业链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这个投资超过30亿元的大项目,开工建设只有一个多月,已经颇具形象。
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博士唐强说,这多亏了企业和当地各相关部门提前介入,争分夺秒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这家企业的核心专家团队主要由清华大学教授组成,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以及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金福、王铁峰等人。而企业所在的铁营镇,位于乐陵市东南约5公里,全镇10万亩耕地中大部分是盐碱涝洼地,种树长不大,种粮产量低,人称“铁营洼”。很多人不解,盐碱涝洼地,缘何引得清华专家“扎堆”?
三年前,由凯瑞英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化工系联合攻关,世界首创催化法合成盐酸羟胺连续生产新技术在实验室取得突破。年开始,由王金福教授牵线,唐强等一批高层次化工人才团队齐聚宁津县进行工业化试验并获成功,年7月被权威专家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此时,国家和省里对化工产业的管理和要求日益规范,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必须入园开展。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年6月,位于铁营镇的乐陵化工产业园获批山东省第一批省级化工园区。铁营镇党委书记、乐陵化工产业园负责人李涛介绍,园区明确定位,对高效绿色化工产业和人才加大双招双引力度,设置了强化环保和安全准入的“绿色门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黄色门槛”、提升效益拉长链条的“金色门槛”,仅年,就有总投资近百亿元的25个低端项目被挡在门外。像凯瑞英这样的高端项目加盟,无疑将大大加快园区动能转换、质量提升步伐。
几乎同时,经过先后9次对接洽谈和对6个县市区20余家化工企业深入调研后,清华大学化工系与德州市政府就共建清华山东化工研究院并推进全面合作达成共识。年9月29日,在“儒商大会”高端化工论坛上,羟脲磺胺类医药中间体盐酸羟胺产业链项目现场签约。
乐陵市市长王大山表示,下一步园区将加快建立健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完善“管委会+平台公司”体制,集中解决园区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凯瑞英项目的实施,是德州市按照省委“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机遇”的要求,根据产业实际,放大自身优势,主动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对表的集中体现。全市统筹规划对接,成立11个市级专业招商机构,市县多名专业招商人员瞄准京津区域常态化、专业化招商。两年来,新开工来自京津的高新技术项目个,到位资金亿元。家企业与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转化科技成果项。清华山东化工研究院、德州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中建材凯盛晶华、有研科技、松果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德州,“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效应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