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已远离,不过这个假期并没有带动全国的旅游热潮,也没有促进餐饮业消费大增。反而,猪价、蛋价、粮价早在昨天就开启了一轮下跌潮,这让很多农民为之困惑。
而如今已是节后,猪价又开始加速走跌,蛋价有所企稳,玉米也进入了“两极分化”中,这是咋回事?难道“下跌潮”来了吗?
01、猪价加速走跌从4月下旬开始,猪价就开始了一波猛涨,且一直延续到5月初,其生猪成功“破6入7”,南方地区更是“破7入8”,广东猪价直逼9元/斤。
此次猪价走高,首先就是去产能速度的加快,因第一季度猪价低迷,猪农亏损较多,因而也加快了出栏力度,从而使得生猪供应紧张,猪价开始回暖。
然而,尽管产能回到正常水平,可因天气炎热,猪肉消费水平偏低,再加上部分地区餐饮业受限,再次抑制了猪肉消费,因而市场依旧是供大于需。在这一背景下,猪价开始走跌。
今天生猪均价为14.81元/kg,环比跌了0.16元,可见跌幅相比前几日大了不少,且南北各地均开始走跌。
东北一带跌了0.1元,生猪行情为6.9-7.1元/斤;华北跌了0.1元,主流价为7-7.5元/斤;西北跌至6.6-7元/斤。可见,北方行情陆续回落,其背后的主因还是消费不景气,供应宽松,给了屠企可乘之机。
华东一带跌了0.05-0.1元,报价为7.4-8元/斤;华中跌了0.1元,报价为7.3-7.5元/斤;西南跌了0.1元,报价为6.8-7.4元/斤,可见当地生猪行情已非常低迷,养猪人为了减少亏损也加快卖猪速度;两广跌了0.2-0.3元,报价为7.2-8.3元/斤。
随着猪价大幅度回落,猪企也加快了出栏计划,散户们尽管仍在挺价,可因批发市场走量不多,屠企收购需求减弱,因而继续强势压价。而在两广地区,因外调猪肉偏多,本地高价猪出售困难,屠企压价力度大,因而当地猪价回落,并引发南方多地的集中走跌。
如今立夏节气已迎来,各地气温纷纷走高,这不利于猪肉的消费,预计接下来屠企仍会继续压价,猪价将震荡波动。
02、蛋价高位企稳五一假期期间,蛋价并没有想象中走高,反而其行情持续走弱,产区从5元大关降至4元时代,市场零售价也从6元陆续回到5元。
在这之前,蛋价一直坚挺,主要是受口罩问题所限,人们囤积鸡蛋的积极性偏高,但随着各地形势好转,交通恢复,鸡蛋供应偏多,其价格也开始回落。
而如今天气炎热,人们对鸡蛋的需求有所减弱,再加上鸡蛋零售价偏高,使得行情陆续走跌。
当然,在蛋价大幅走跌的同时,蛋农们也开始了挺价,本身产能就有所紧张,受其影响,今天蛋价开始稳定。
从今日报价来看,北京跌了0.11元,蛋价为4.78元每斤;东莞涨了0.15-0.17元,蛋价为4.89-4.94元每斤。而在其他地区,行情偏稳,如河北为4.7-4.8元/斤,山东为4.7-5元每斤。
至于未来蛋价如何,笔者认为还会继续回调,主要是多地交通已恢复,购销开始正常化。而随着天气炎热,居民更倾向于购买蔬菜、海鲜,鸡蛋需求受抑制,为此接下来蛋价将继续回落,预计将降至4.3-4.5元左右。
03、玉米“两极分化”近期,玉米市场迎来了“两极分化”,一方面东北地区玉米迎来走高,一方面山东玉米持续走跌,这让贸易商也开始犯迷糊了,不知道该不该出售。
如东北市场,绥化昊天涨了1分,报价为1.元/斤;开鲁玉王涨至1.4元/斤;燃料乙醇涨了8分,报价为1.36元/斤;北安象屿涨至1.32元/斤。
东北一带,因基层余粮偏少,企业为了囤积更多的玉米,因而开始上调价格抢购。而贸易商见状,也开始捂着不卖,带动东北玉米持续走高。
山东一带,贸易商已开始准备小麦的收购计划,纷纷将仓库里的玉米出售,以腾出场地。在此基础上,玉米价格也受供应量偏多而走跌。
如肥城幅宽跌了0.5分,报价为1.元/斤;滕州恒仁跌了0.5分,报价为1.43元/斤;沂水大地跌了0.5分,报价为1.44元/斤;乐陵中谷跌了0.5分,报价为1.41元/斤。
而对企业来说,这也是难得的压价时机,因而开始调低报价。不过随着贸易商抛售陆续结束,预计接下来华北行情将趋于稳定。
总的来看,随着气温走高,猪肉、鸡蛋消费低迷,因而价格回落并不意外,接下来很难会进入“下跌潮”,预计要不了多久市场就会自动调节偏稳,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