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忆父亲自律二三事齐鲁壹点

王有金

(父亲和我的继母张桂兰)

父亲王元杰走了50多年了,可他那严于律己的几件小事始终留存在我的心中

年放了寒假,父亲用自行车带我去了德州,因我十几岁就常常肚子疼,怀疑是慢性阑尾炎,医院做检查。

那时,父亲是德州地区供销社陵县办事处的主任,负责陵县、宁津、乐陵、庆云、商河、济阳6个县供销物资的储存、分配和调运工作,因那年代是计划经济,分片管理,集中储存。

那年春节,我是在德州过的年。年三十中午,陵县办事处的部分留守职工都在伙房里吃饭,鸡鱼肉都有,那是我从小吃的最好的一顿年三十午饭。

饭后,我见父亲和伙房的吴师傅在另一间屋说事,俩人不断地来回用手推送着,父亲最后还给吴师傅往兜里塞了什么东西。

到家后,我问父亲刚才和吴师傅在做什么,他说:“今天中午都吃的是职工的节余,你户口在老家,不在数,我把你中午的饭钱给吴师傅,他不收,那怎么行呢,哪能随便沾大伙的光呢。”

还有一次,我在办事处的物资库垛下捡了几个大枣和柿饼子,回家吃了,那是工人们装垛时掉下的。父亲下班后,发现煤球炉旁的垃圾中的枣核和柿饼子皮,问我是哪儿来的,我如实说明了原因,父亲把我狠狠地说了一顿。他说:“那是公家的东西,是供给县里和乡下人的储备物资,任何人都不能动,一个也不能吃,今后一定要记住。”

那堆如高山的麻袋大枣、柿饼子、红糖、白糖、各种干果,凡县乡供销社有的东西,能卖的东西,办事处的大院里都有,一垛垛,一片片,马车辆辆,出出进进,可父亲家里,什么也没有,只有粮证上供应的那点食粮、干粉条、菜果和煤球,除此一无所有。

陵县办事处撤销后,父亲被留任德州地区生产资料站业务科长,也叫业务主任。

(父亲和我母亲陈桂清)

我参军前的年春天,家里修了三间北房,母亲张桂兰在生资储运大院内捡了些残破苇席,用做房屋檩上铺垫物,以便节省点钱。

那时,残破席子是可以处理卖掉的,不然也是仓库易燃物,按斤称处理,父亲总怕母亲少交钱,被别人多照顾,问了斤称,又问交钱数,算来算去,光怕公家吃了亏,叫人家说闲话。

有一年,我和哥哥有智都在德州,正赶上生资站处理小木推车,5块钱一辆,随便挑选,我们选了一辆,保管员叫我们先推走,父亲就是不干,到办公室拿了5块钱交上,才叫我们从仓库推走。仓库保管员说:“王元杰历来就是这脾气。”

记得陵县办事处有十几名工作人员,大都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也都是单身,大都是物资保管员和营销人员,并不是很忙,但父亲从来不叫他们帮自己干私事,而是自己的事,自己料理。

那些年,常见到父亲利用周日的时间去排队买煤球,买供应的粮食,一排队就是几个小时,还时而带着学前的女儿——我的妹妹晓青。他在单位是领导,在家庭就是劳动力、采购员、拉煤球的车工。

父亲唯一的一次叫工人帮忙是年9月26日,那是母亲陈桂清因病去世的日子。

由于生活困难,缺乏营养,年生产队里的活劳动量又大,母亲得了气鼓病,实为肝癌,父亲把母亲用自行车带到德州治疗,最终母亲还是治疗无效而过世。

父亲安排了两名员工用小人力车把母亲的尸体从减河堤上运送到家来,他自己先行骑自行车回家报信。记得那两名工人,一个叫小张,一个叫小任,只知道姓,不知道名,父亲还给他们准备了路上吃的干粮。

父亲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员工,就是这样的严格要求自己,就是那样的自律,我记忆了几十年,永远也忘不了。

作者简介:王有金,德州银行退休干部。年参军。原籍山东宁津县时集镇郭皋村,与《大刀记》作者郭澄清为同村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