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彤彤
艺术家简介:
赵金华,年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市,现定居北京,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全国政协书画院艺术委员,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年9月,由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北京现代管理大学主办的书法家赵金华书法艺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西苑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对赵金华的书法作品,尤其是对其金字隶书小楷心经作品展开深度研讨,并对其借鉴毛体笔意、取各家笔势、融自己创意而形成了的独特书风给予肯定,认为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关于书法艺术,赵金华有其独到的理论思想及艺术见解。在书法技法上,赵金华真、草、隶、篆兼擅,融各家之长,形成了正大豪放、雄浑厚重的独特书风。
“五福”,语出《尚书·洪范》,其云:“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代表了古往今来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其中又有“五福之中,以寿为先”的说法。“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人们最常用的祝寿词,也表达了国人对生命的珍重和对长寿的期盼,“寿文化”可谓携带了浓郁的中国特色。书法家赵金华创作的“花好月圆人长寿”寿字书法作品,表意舒朗豁达,笔墨枯湿浓淡俱在,章法自如,在书画界和收藏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受到国内外一些书法爱好者的追捧。
赵金华书法融会各家之长,艺术不断精进,展示出独到的艺术见解和主张。年9月,赵金华个人书法艺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得到专业领域内专家的认可。他的作品充分汲取了传统书法艺术中的笔墨精华,以古写今,又以今标古,展示出一种独特的创作主张与艺术旨趣。
临池染墨,不懈的艺术锤炼使得赵金华的书法作品将法度与意趣、豪放与温润、遒劲与隽秀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赵金华将书法艺术的自然美、哲理美、空间美、节奏美深蕴于作品之中。其书法创作博采众长,合而为书,融篆、隶、楷于一体,亦携行草之疏狂,笔触之间颇见金石之气,极尽简净之美。
赵金华在当代书法谱系之中探索出一种奇异、陌生而又自然天成的创作路径显得难能可贵,这也是他别于他人的艺术选择,将其发扬光大,便是他的成功。书法创作“难成而易好”,赵金华书法介于可学和不可学之间。称其“可学”,是因为他的书法创作始终与千百年来古人的书法创作一脉相承,无论是笔法、墨法、空间,还是提、按、转、折、顿、挫的笔法均能清晰地辨别出其源流与承续。称其“不可学”,则是因凝聚于赵金华作品中随处可见的艺术灵动不着痕迹,雅正中不时流露着疏狂,充分彰显出笔墨架构之内的空间感、层次性、动态感。
在其“福”“龙”“虎”“寿”独字系列作品之中,赵金华不拘泥于古法,坚定地寻求更高的艺术挑战和艺术追求。快意挥毫之间,放胆横扫,熔铸现代意趣,厚重之中见轻灵,墨浓不滞,落笔有情,最终在他的笔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同这类创新性作品相较,赵金华的行书更显大气。一方面,这种磅礴之气离不开其内容选题——毛泽东、左宗棠等历史人物的诗词是其重要的书写对象,但更根本的则在于其行草创作彰显的是书法家本人的疏朗豪阔之气。赵金华行草作品通篇以一种连贯的笔意贯穿,具备独到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并非多数人理解的动态或画面感十足的美,而是线、弧、圆的笔触以及或急骤或绵长的笔锋综合构筑的多态化立体形制。这种形式之美使其行草作品展现出一种运思的力量,这种力量恰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作品中迸发出很强的进取精神和风格意识。
更为重要的是,赵金华不仅将书法艺术作为自我陶冶、修身养性的门径,更是将书法作为展示个人精神世界、推动文化交流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在增强自身书法艺术修养的同时,赵金华亦以探索书法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为己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践行一个书法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年12月25日,赵金华携手青海省四川商会与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饮马街办事处开展“寒冬送温暖”慰问孤寡老人活动,并以自己书法艺术作品的收入,为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以及慰问金,在严寒中为老人们题写书法作品,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社会的温暖。赵金华还同无极剪纸代表人物赵陟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融合剪纸工艺和寿字书法作品,以剪纸的形式艺术化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致力于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赵金华在始终不懈坚持自身艺术追求的同时,不忘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这正是其不断实现自我跨越与自我突破的精神动力。
作品赏析:
上善若水
清左宗棠诗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福
寿
佛
《赏毛泽东诗词墨迹》
毛泽东《长征》
道
龙
虎
冬去春来到百草生发